墨夜珩听完,沉默了几秒,然后忽然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很低,很短促,却像冰块撞击一样清脆,让我愣了一下。冰山……真的会笑?
“受教了。”他重新拿起筷子,“不过,我的口味,一向很专一。”
得,白说了。看来白月光的力量是强大的。
不过,这次“父子约会”也不算全无收获。至少,我看到了墨夜珩不同于传闻的另一面:他并非完全不近人情,甚至还有点……闷骚?而且,他对我这种明显的胡闹,表现出了惊人的容忍度。这很不“墨夜珩”。
难道,我的发疯文学,真的无意中触发了什么隐藏剧情?
与此同时,我在公司的“社会实践”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有了经费和特权,我搞起事来更加理直气壮。
我以“改善办公环境,舒缓员工情绪”为由,申请购买了一大批奇葩物品:减压玩具(包括但不限于尖叫鸡、无限魔方)、午休用懒人沙发、甚至还有一个迷你卡拉OK机放在茶水间,美其名曰“情绪宣泄角”。
员工们从最初的惊恐、尴尬,到后来渐渐麻木,甚至开始有人真的去玩那些玩具,或者在卡拉OK机里鬼哭狼嚎几句。办公区的气氛,居然真的……活跃(或者说诡异)了不少。
我还利用“爱心积分”系统,发起了一个“正能量段子征集”活动,鼓励员工创作搞笑段子投稿,被选中的可以获得积分奖励。一时间,公司内部论坛段子横飞,各种内涵老板、吐槽工作的梗层出不穷,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作压力。
王助理向我汇报时,表情复杂:“夫人,员工的创造性……被充分激发了。就是有些段子,可能不太适合让墨总看到。”
我大手一挥:“怕什么?真正的关怀,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老板的臭脸!”
当然,我也没忘了我的“本职工作”——给墨夜珩添堵。
我会在他开重要视频会议的时候,突然穿着玩偶服闯进书房给他送水果;会把他书房里那些严肃的商业书籍换成《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沙雕的自我修养》;甚至还会用关怀基金给他买一些画风清奇的礼物,比如会跳舞的向日葵、印着“赚钱养家,貌美如花”的围裙……
墨夜珩每次的反应都是:初时皱眉,然后无奈,最后居然都能面无表情地接受。玩偶服送的水果,他会在会议间隙真的吃掉;那些沙雕书籍,据说被他整齐地码放在了书架角落;至于那些礼物……跳舞向日葵一度在他办公室的窗台上迎风招展,而那条围裙,后来居然真的出现在别墅厨房里,系在了保姆阿姨身上。
我越来越看不懂这个男人了。
他像是在陪我演一场荒诞的戏,而且演技愈发纯熟。他既不拆穿我的“疯癫”,也不接受我的“挑逗”,就这么不冷不热、不远不近地挂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直到有一天,剧情的重要工具人——白月光林薇薇,终于回国了。
第四章:白月光?不,是电灯泡!
林薇薇回国的消息,我是从财经新闻上看到的。作为新锐画家,她在国外拿了奖,风风光光回国举办个人画展。新闻配图里,她穿着白色的长裙,气质温婉,笑容得体,站在一幅抽象画旁边,确实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