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李主任,我一定好好干!”沈知秋适时地表现出感激。
周围有几个知青投来诧异或不解的目光,觉得沈知秋傻,白干活。但沈知秋心里清楚,这点“牺牲”换取李大姐的信任和好感,以及一个相对轻松、能接触更多信息的机会,远比多挣几个工分重要得多。这不仅能改善她的处境,避免过早累垮身体,更是她构建人脉网的第一步。
下工回来,沈知秋正准备去图书室找李大姐,负责知青点信件收发的人叫住了她:“沈知秋,有你的信!”
一封来自省城的信。信封上熟悉的、属于沈梦秋的娟秀字迹,像一条冰冷的蛇,瞬间缠住了沈知秋的心脏。
她面无表情地接过信,走到宿舍角落,才慢慢拆开。
信纸上的内容,和她记忆中的几乎分毫不差。
开头是亲热无比的“亲爱的姐姐”,接着便是长篇累牍地诉苦:说她所在的知青点如何艰苦,同屋的知青如何难以相处,劳动强度多大让她吃不消,字里行间充满了娇气和委屈。然后,话锋一转,开始“不经意”地打听红星公社的情况,夸赞听说红星公社的领导比较通情达理,知青关系也融洽……最后,用小心翼翼的语气试探:“姐姐,你说……如果我申请调到你们公社来,会不会给你添麻烦呀?我只是想着,我们姐妹在一起,总能互相有个照应,爸妈也放心些。”
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多么楚楚动人的姿态!
前世,沈知秋收到这封信后,心疼妹妹,立刻回信表示欢迎,并且马上开始四处奔走,找大队干部说情,费尽周折才把沈梦秋调了过来。结果,却是引狼入室,亲手为自己铺就了悲剧的道路。
这一世……
沈知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她拿出信纸和笔,沉吟片刻,开始回信。
她的回信,语气依旧保持着姐妹间的“亲热”,但内容却截然不同。
她先是“关切”地安慰了沈梦秋一番,然后笔锋一转,开始大肆“渲染”红星公社的“实际情况”:“知意,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里看着还行,其实劳动强度特别大,尤其是开春这会儿,起早贪黑地忙,好多男知青都累得直不起腰。而且我们这儿的伙食也差,经常吃不饱……你身子弱,过来怕是更受不了。”
接着,她又“忧心忡忡”地提到:“最近公社里好像在抓纪律,对知青调动卡得特别严,听说好几个想调动的都没批准,还挨了批评。我人微言轻,怕是不好开口帮你办这个事,万一弄巧成拙,影响你的档案就不好了。”
最后,她“真诚”地“建议”:“依我看,你不如安心留在现在的地方,克服一下困难,好好表现,争取早点被推荐上大学或者招工返城,那才是正途。姐姐这边条件实在艰苦,不想你过来受苦。”
写完信,沈知秋仔细封好。这封信的目的,一是委婉地拒绝沈梦秋调过来的请求,至少为她设置障碍,拖延时间;二是提前在沈梦秋心中埋下“红星公社艰苦且纪律严明”的印象,为她后续可能的行为制造困难;三是表现得完全是为妹妹“着想”,让她挑不出错处。
放下笔,沈知秋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笼罩在暮色中的田野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