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槐树下的不速之客

江南的梅雨季总缠着淅淅沥沥的雨,苏绣娘坐在绣坊靠窗的位置,指尖捏着银针悬在素色绸缎上,迟迟落不下去。绸缎上画着“百蝶穿花”的底稿,是镇上张记布庄的订单,要求三日内绣好,可她已经绣坏了三块料子——蝴蝶翅膀的金线总歪歪扭扭,像被雨水打蔫的蝶,提不起精神。

右手腕内侧那片淡粉色的疤痕又开始发烫,是幼时打翻热水壶留下的印记,从虎口蔓延到小臂,像条蜿蜒的浅粉色小蛇。每次握针久了,疤痕就会隐隐作痒,连带着手指发颤。苏绣娘低头看着那片疤,想起昨天去布庄取丝线时,老板娘捂着嘴和伙计嘀咕:“可惜了这手艺,偏偏长了这么只手,绣出来的东西再好,看着也膈应。”

窗外的雨敲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后院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轻响,像是有人碰倒了墙角的竹筐。苏绣娘心里一紧,抄起桌边的剪刀——这绣坊是外婆留下的老宅子,孤零零守在镇子边缘,前阵子总听说有小偷摸进巷子里偷布料。

她踮着脚绕到后院,雨丝沾湿了鬓角的碎发。老槐树的阴影里,蹲着个穿月白长衫的少年,正伸手摸着树干上一道浅褐色的痕迹——那是三年前她绑草药时,绳子勒出的印子,如今竟还清晰可见。少年的头发很长,垂在肩头,发梢沾着雨珠,尾椎骨的位置,隐约晃着一点朱砂红的影子,像团小火苗,在雨里轻轻颤动。

“你是谁?”苏绣娘握紧剪刀,声音有点发颤。

少年猛地转过身,露出一张清俊得有些不真实的脸——眉眼弯弯,眼尾带着点上挑的弧度,笑起来时左边嘴角会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冲淡了那股藏在眼底的野性。他看见苏绣娘手里的剪刀,非但不怕,反而往前凑了两步,鼻尖动了动,像是在闻什么味道。

“绣娘,”他的声音带着点少年人的清亮,还有股淡淡的松针香,“三年前槐树下,你给我敷的金疮药,还留着桂花糕的甜香,我来还你了。”

苏绣娘愣了愣,三年前的记忆突然翻涌上来——也是这样的梅雨季,她在后院发现一只被猎人陷阱夹伤腿的白狐,通身雪白,只有尾尖沾着一点朱砂红的泥。她用外婆留下的草药给他敷伤,每天偷偷留一块温热的桂花糕,放在槐树下的石台上。那只狐很乖,从不靠近绣坊,每次她放下糕点转身,再回头时,石台上就只剩下干干净净的油纸。

“你是……”她手里的剪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指尖指着少年尾椎骨的方向——那点朱砂红的影子越来越清晰,竟是半条没藏好的狐尾,毛茸茸的,在雨里轻轻扫着地面。

“我叫白景,”少年笑着晃了晃尾巴,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身份,从袖袋里掏出一枚莹白的符纸,递到苏绣娘面前,“这是‘引针符’,用百年松针磨成粉,混着朱砂画的,能让你握针不抖,算我第一份谢礼。”

符纸很薄,触手微凉,上面画着缠枝莲的纹样,线条流畅,朱砂的颜色和他尾尖的红一模一样。苏绣娘看着那枚符,又看了看白景眼底的真诚,鬼使神差地伸手接了过来。雨还在下,槐树叶上的水珠滴落在符纸上,却没晕开上面的纹样,反而让那缠枝莲看起来更鲜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