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平元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涿郡的桃花才刚刚绽出花苞。在我简陋的书房里,关羽和张飞围坐在案几前,神情凝重地看着我铺在桌上的地图。

“大哥,你当真决定要去辽东?”张飞粗犷的脸上写满不解,“那地方天寒地冻,人生地不熟,咱们好不容易在这里打下基础,为何要放弃?”

关羽抚着长须,丹凤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翼德言之有理。然大哥既然提出此议,必有深意。愿闻其详。”

我手指在地图上从涿郡一路向北,最终停在辽东郡的位置:“二位贤弟,且听我分析当下形势。”

我指出朝廷腐败已入膏肓,黄巾之乱虽暂平,但根源未除,天下动荡只是时间问题。“我等如今势力微弱,若留在中原,必被卷入混战,成为他人附庸甚至炮灰。辽东虽偏远,却有其独特优势。”

我详细列举选择辽东的几点考虑:第一,远离中原战乱;第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第三,靠近边境,可与北方各族贸易;第四,朝廷控制力弱,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最重要的是,”我压低声音,“据我所知,公孙度不久将被任命为辽东太守。此人颇有能力,且相对独立,正是我们可借助的力量。”

张飞仍然犹豫:“可是咱们的基业都在这里,去了辽东一切从头开始,谈何容易?”

“非也。”我摇摇头,“我们不是放弃基业,而是战略转移。涿郡的产业可以留下部分人继续经营,作为我们在中原的耳目和据点。主要人力和资源逐步向辽东转移。”

我拿出早已制定的详细计划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遣队派遣。由关羽带领十名精干人员,以商队名义先行前往辽东,勘察地形,建立据点,打通关系。

第二阶段:主力转移。我带领核心成员和收养的孤儿们,分批以经商名义北上,在辽东建立基地。

第三阶段:产业衔接。将涿郡与辽东的产业连接起来,形成跨区域商业网络。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首先是以“开拓北方商路”为名,招募更多人手。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听说有机会去辽东开荒立业,纷纷报名参加。

与此同时,我加紧培训核心成员,特别是那些收养的孤儿。他们中最大的已经十五岁,最小的也有十岁了。这些孩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和实践能力。

关羽负责人员的选拔和训练。他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出五十名精壮青年,组成护卫队,进行强化训练。同时派出先遣人员,沿路打点关系,确保通行顺利。

张飞则负责物资准备。他利用肉铺的收益和关系网,大量采购粮食、工具、药材等必需品。还特意定制了十辆加固的马车,用于运输重要物资和老弱妇孺。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说服母亲同行。她年事已高,对远离故土十分犹豫。

“母亲,中原即将大乱,唯有北上才能安全。”我耐心劝道,“况且那些孩子都需要您照看。您就当作是为了孩子们着想。”

母亲最终叹了口气:“我儿既有大志,为娘自然支持。”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一切就绪。我们先派关羽带领先遣队出发,一个月后,主力队伍也开始分批北上。

出发那天清晨,楼桑村口聚集了送行的人群。我们这支队伍颇为壮观:十辆马车装载物资,三十多名核心成员,五十人的护卫队,还有八十多个收养的孤儿。总共近两百人的队伍,打着“北上经商”的旗号,缓缓启程。

旅途并不顺利。第三天就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辆马车陷入泥坑,费了好大劲才拉出来。几个孩子淋雨感冒发烧,幸好我早有准备,带了足够的药材。

第七天,我们遇到一伙山贼拦路。幸好关羽训练有素,护卫队迅速摆开防御阵型。我让张飞前去谈判,送上准备好的“买路钱”,避免了冲突。

最困难的是通过一些关卡。虽然我们有官府开具的路引,但守关官兵常常故意刁难,索要贿赂。每次都需要耐心周旋。

一个月后,我们终于进入辽东地界。这里的风貌与中原大不相同:天地更加开阔,森林茂密,人烟稀少。气候也明显寒冷,虽然已是春天,早晚仍需要穿厚衣。

根据先遣队留下的标记,我们最终来到太子河畔的一个山谷。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土地肥沃,正是理想的定居点。

关羽早已带人在此搭建了简易房屋,开垦出部分土地。见到大部队到来,他激动地迎上前来:“大哥,你们终于到了!这里比预想的还要好。”

我们立即开始建设新家园。借鉴现代社区规划理念,我将定居点分为生活区、生产区、训练区和农业区。房屋采用北方保暖设计,同时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

一个月后,我们的定居点已初具规模。我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新野庄”,寓意新的开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站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我心中充满希望。这里或许偏远,或许艰苦,但却是我们自主发展的起点。

晚上,在新落成的议事厅里,我、关羽、张飞再次聚在一起,规划下一步发展。

“首先,我们要实现自给自足。”我指着地图说,“农业方面,种植耐寒作物;畜牧业方面,养殖牛羊;手工业方面,继续发展草鞋、造纸,同时开发皮毛加工。”

“其次,与当地部落和公孙度政权建立良好关系。我们可以用中原的商品换取他们的特产,再转卖到中原获利。”

“最重要的是,”我加重语气,“继续吸收流民,扩大人口基础。乱世之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关张二人完全赞同。于是,在辽东这片土地上,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猥琐发育”。

时光飞逝,转眼半年过去。新野庄已经从最初的临时营地,发展成一个拥有三百多人口的小型社区。我们开垦了上百亩土地,建立了多种手工业作坊,甚至与当地部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一个雪后的清晨,我站在庄外的小山上,俯瞰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护卫队在操练,一切都井然有序。

关羽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大哥,看来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在这里,我们真的可以有所作为。”

我点点头,心中却明白:这只是开始。中原的战火终将蔓延,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积蓄力量。

远方的天空下,一群候鸟正向南飞去。我知道,它们终将回来,就像我们终将回到中原,但那将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辽东,这片寒冷的土地,将成为我们改变命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