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张涛拿起登记簿,翻到那一页,目光在模糊的签名和李援朝的标签上停留良久。他合上册子,看向我:“这份原件,在哪里?”

冷汗瞬间浸透后背。我摇头:“我不知道。李援朝同志82年就已…已故。他的个人物品和工作场所,恐怕早已清理。”

“清理?”张涛嘴角似乎勾了一下,极冷,“档案员同志,一个已故三十多年的老档案员,如果他真藏了一份‘原件’,最可能藏在哪里?总不会带进坟墓里吧?”

他的话像冰锥刺进耳朵。他们不是来找誊抄件销毁证据的!

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李援朝藏起来的、更致命的“原件”!“调查”只是幌子,他们是来“清障”和“回收”的!保密局,是“他们”的刀!

就在这时,张涛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走到窗边低声接听。

“是…明白…请领导放心,正在全力核查…一定找到源头…明白!”

他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恭敬和一丝…紧张?

他挂断电话,脸色更加阴沉,眼神复杂地扫了我一眼,对李明说:“情况有变。上面要求我们立即封存82年农机站全宗所有关联物理档案及电子记录,包括这份登记簿!方小鱼同志,从现在起,你被暂时调离档案管理岗位,配合我们调查期间,不得接触任何档案实体及系统!手机暂时由我们保管。”

封存!调离!软禁!

他们要把所有可能的线索来源彻底掐断!李援朝的“原件”,成了悬在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成了“他们”必须在我之前找到并销毁的终极目标!

第七章 胶片藏秘

我被“请”到局里一间空置的小会议室,门外站着李明。手机被收走,切断了一切联系。窗外天色渐暗,县委大院安静得像座坟墓。

脑子疯狂转动。保密局要原件,老王丢了誊抄件,赵斌在清理电子痕迹…而李援朝,他把原件藏哪儿了?

“总不会带进坟墓里吧?”张涛的话在耳边回响。

坟墓…不!是档案的“坟墓”和“重生之地”!

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闪过!姥爷的《档案材料学笔记》里提过,八十年代县级档案馆条件有限,对一些特别重要又不宜留存纸质原件的文件,会采用一种特殊手段——缩微胶片摄影存档!

胶片体积小、耐保存、且需要专门设备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保密”措施!李援朝作为经办人,完全有可能将他认为重要的“原件”,在归档前偷偷拍摄一份缩微胶片藏匿!

缩微胶片库!

档案局有一间独立的、恒温恒湿的历史缩微胶片保存库,里面存放着建县以来部分重要文件的胶片备份。管理极其严格,钥匙在…馆长手里!平时只有信息科负责胶片的赵斌有权限进入维护设备,但取用胶片必须馆长批条!(档案规范:特殊载体管理)

李援朝82年就在档案局!他完全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经手的“原件”拍成胶片,混入当年的胶片存档里!甚至可能用了特殊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编号!

希望的火苗刚燃起,又被现实浇灭:我被软禁了!馆长出差了!胶片库的钥匙…馆长出差,钥匙通常由主持工作的副馆长保管,而我们的副馆长…正是老王分管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