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基础材料学’已激活。宿主可查询当前世界存在的所有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属性、配比及热处理工艺。】
林建的底气更足了。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首长,M1加兰德的设计已经落伍了。半自动射击,8发弹容量,在现代战争中,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
“哦?”一位来自总装备部的将军来了兴趣,“那依你之见,我们的新步枪,应该是什么样的?”
林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将军,您认为一把好枪,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还用说?当然是打得准,威力大!”
“不对。”林建摇了摇头,“对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一把好枪,最重要的,是皮实、耐用、易生产、易维护!”
他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我构想中的新步枪,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第一,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要少,方便大规模生产和战地维修。第二,对使用环境要求低,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还是在泥泞的南方水网,都必须能正常击发。第三,威力适中,但射速要快,必须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以弥补我们在炮火上的劣势!”
全自动射击能力?
在座的军方大佬们都倒吸一口凉气。那不是冲锋枪吗?把冲锋枪当成步兵的制式武器?这……这后勤顶得住吗?子弹消耗得是多大的天文数字?
“林建同志,你的想法太大胆了。”那位将军皱起了眉头,“全自动步枪,子弹消耗太快,而且远距离精度难以保证。”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子弹。”林建抛出了他的第二个重磅炸弹,“我称之为‘中间威力弹’。它的装药量介于传统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在保证300米内有效杀伤力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后坐力,提高连发精度,同时减轻单兵负重,降低生产成本。”
“中间威力弹?”
这个全新的概念,再次让大佬们陷入了沉思。
林建趁热打铁,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
“各位首长请看,未来战争的交战距离,正在不断缩短。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400米以内。传统步枪追求的800米甚至1000米的射程,在实战中意义不大。我们为什么不用牺牲掉的那部分冗余射程,去换取更猛烈的近战火力,和更低的后勤压力呢?”
他的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让在座的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都开始重新思考他们固有的战争观念。
陈老总沉默了许久,猛地一拍大腿。
“好!说得好!”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就按你说的办!我给你最高的权限!兵工厂的第五车间,以后就是你的‘新武器研发中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个月!我还是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要看到你说的这把神枪的影子!”
林建敬了一个不算标准的军礼,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保证完成任务!”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偏离它原有的轨迹。
而他,就是那个扳动道岔的人。
5
第五车间,与其说是车间,不如说是一个更大的仓库。
当林建带着他的“盘尼西林五人组”踏入这里时,迎接他们的是呛人的铁锈味和空旷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