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让他心惊的是,表格下方的时间节点标注:每次天国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比如小微企业扶持、基建投资计划后,紧接着就是离岸信托设立的高峰,像是有人专门盯着政策“薅羊毛”。

“不仅核实了,还找到了帮他们‘薅羊毛’的人。”沈敬言坐在沙发上,接过小陈递来的温水,喝了一口才缓过劲来。

他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份律所名单,屏幕上密密麻麻列着十几家机构,名字里大多带着“英美”“国际”字样。

“这些律所全是英美法系背景,他们利用海洋法系的‘案例援引’原则,把每笔资产转移都包装成‘合理资产配置’。上个月央行加息那天,某头部律所一天就帮客户设立了47个离岸信托,光手续费就赚了两千多万。”

小陈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刚想说话,客厅里的电视突然传来“嘀嘀”的提示音——财经新闻正在插播紧急通知。

画面切换到主播严肃的脸:“受自由联邦冻结我国海外能源资产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即日起上调40%,92号汽油每升突破15元……”

紧接着,镜头转到加油站,有司机正跟工作人员争吵,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形:“这就是学洋人的下场!人家说冻我们资产就冻,说掐我们脖子就掐,咱们的法律连自己的钱都护不住!”

沈敬言的手机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最高法周明正的加密来电。

他赶紧接起,老法官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敬言,还记得五年前我们在国子监说的话吗?那时候你还说,要把祖宗留下的法治智慧捡回来。”

周明正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沉重,“可现在呢?祖宗说‘民惟邦本’,可我们的法律连保护子民都做不到——江州有个孩子,抱着断耳布熊求退烧药,都被人赶出来了。”

挂掉电话,沈敬言走到书房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保险柜。

里面放着一个紫檀木盒子,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这是他祖父沈砚山留下的《狱政考》,老人早年曾任前清刑部主事,晚年潜心研究历代狱政制度,手稿上的字迹工整有力,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沈敬言翻到《追赃篇》,其中一段记载着乾隆年间甘肃冒赈案的处理办法:“凡贪墨赃款流往域外者,着理藩院联合藩属国协查,隐匿不交者,视为叛藩,发兵征讨亦无不可。”

他手指抚过字迹,突然想起小时候祖父教他读《大明律》的场景,老人说:“法律不是摆着看的,是用来护着老百姓的。”

当晚八点,周明正收到一个匿名快递,是同城跑腿送来的。

他拆开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一叠打印好的瑞士银行账户明细,最上面一张的户主栏赫然写着“赵立东”。

明细单上的转账记录密密麻麻,最近的一笔就在江州洪灾爆发当天,金额高达五百万。

最下面还压着一张便签,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字,笔力透纸背:“《大明律·贼盗律》载:‘赃物所在,虽远必追’,如今灾民在受苦,该让祖宗的智慧重见天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