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水围城
浑浊的洪水已经漫过江州城第三道防洪堤,浪头裹着断木、塑料桶撞在沙袋堆上,发出“咕咚咕咚”的闷响,像有只巨兽在水下不停拱动。
林小满把下巴抵在断耳布熊的绒毛上——这只小熊是妈妈灾前用旧毛衣改的,左耳朵在洪水冲毁棚屋时被铁丝勾掉,现在只剩一圈歪歪扭扭的毛线边。
她缩在临时塑料棚的角落,棚顶破了个小洞,雨水顺着洞眼滴在小熊背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小满,来把这个垫上。”隔壁棚的张奶奶颤巍巍递过来半块泡沫板,老人的裤脚还在滴水,“我家娃以前总拿这个当滑板车,现在啊……”话没说完就被咳嗽打断,她捂嘴的手帕上,隐约能看见点点暗红。
小满没接泡沫板,反而把小熊往张奶奶怀里塞了塞:“奶奶抱它,就不冷啦。”
这举动让张奶奶眼圈一红,伸手摸了摸小满被蚊虫叮得红肿的脸颊,指腹上还带着洪水浸泡后的粗糙感。
棚外的暴雨把“救灾物资发放点”的红色横幅打得噼啪作响,却打不散围着登记台的人群。
有人举着皱巴巴的户口本喊“我家还有俩娃没吃饭”,有人扶着受伤的家人在队伍里慢慢挪动,每个人的裤脚都沾满泥浆,像是从泥水里刚捞出来似的。
小满瞅着妈妈烧得通红的脸,悄悄溜出棚子,踮着脚往登记台挤——妈妈已经三天没退烧了,说话都没力气,刚才还念叨着“要是有片退烧药就好了”。
“叔叔,我妈妈发烧三天了,能给盒退烧药吗?”七岁的小满好不容易挤到前排,仰着脖子说话,雨水顺着额发流进眼睛里,涩得她直眨眼。
穿制服的男人正低头填表格,闻言不耐烦地挥挥手:“没有了!都发完了!赶紧走,别在这挡道!”
小满没动,她刚才明明看见,有个穿同样制服的人抱了箱东西进旁边的帐篷,纸箱侧面印着的“儿童退烧药”五个字,在雨幕里看得清清楚楚。
“真的没有吗?”小满又问了一句,声音带着哭腔。
男人抬头瞪了她一眼,伸手想把她推开,可还没碰到小满的肩膀,就被一道声音拦住:“同志,孩子这么小,你好好说不行吗?”
说话的是路过的记者小王,他扛着摄像机本来是来拍物资发放的,刚才小满踮脚求药的样子,全被镜头录了下来。
男人见有记者,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硬邦邦地说:“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不信你自己去帐篷里看——哦,帐篷不让进,规定!”
小王没再跟他争执,只是悄悄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了那顶紧闭的帐篷。
当天下午,这段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被他传到网上,标题就叫“江州洪灾:孩子求药被拒,帐篷里藏着退烧药?”。
谁也没想到,这条视频在2035年7月19日这天,像颗炸雷似的击穿了天国的舆论防线。
2 热搜引爆
#救救江州孩子#的话题半小时内冲上热搜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百亿救灾款去哪了#,热搜词条后面的“爆”字,在屏幕上红得刺眼。
可在千里之外的首都,最高人民法院的会议室内,气氛却压抑得像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