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个月前开始,”张宸甩给她一沓文件,“六批国家一级文物被替换成高仿品。真品全部出现在境外拍卖行。”

文件散落在桌上。青铜器X光对比图、书画显微检测报告、还有数张仓库交接单——签收人栏均写着“苏晚”。

她抓起纸张细看。笔迹确实与原主一致,但日期全在她穿越之后。

“不是我。”

“知道。”张宸抽走文件,“笔迹模仿得很像,但撇捺角度差了三度。”

他打开投影仪。墙上映出份货运清单放大图,右下角盖着藤蔓环鸟纹章。

“这个标记,只出现在涉及生化材料的文物上。”白光划过他侧脸,“最近一次是在西周青铜爵内壁——检测出放射性元素残留。”

苏晚忽然想起老马嗅闻书页的动作。

“显影药水会被发现?”

“故意调的刺鼻配方。”他关掉投影,“总得让鱼闻见饵味。”

窗外雨停时,天已蒙蒙亮。张宸递来杯浓茶,茶叶梗沉在杯底,像蜷缩的虫尸。

“老马是香港那边的人。”他忽然说,“专门盯着特殊标记的文物。”

苏晚握紧茶杯。暖意渗不进冰凉的指尖。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因为从今天起,”他抽出她怀里的《金石录》,“你就是文物局特聘修复员。”

证书拍在桌上。红章鲜刺眼,日期落着三天前。

“你需要一个合理身份接触目标,我需要有人识别标记。”他翻开书页停在第六页,“合作,或者按盗窃罪处理。”

晨光透过铁窗,照见裂缝处残留的药水渍。那枚飞鸟标记在日光下泛出淡蓝。

“我怎么识别?”

“用这个。”他推来铝饭盒。盒内换成十多个玻璃瓶,液体色泽各异,“不同材质用不同试剂。配方写在标签上。”

她拿起棕瓶查看标签:宣纸类-碘蒸汽熏显。蓝瓶:金属器-电解法。最后是个黑瓶,标签只印着骷髅标志。

“这是什么?”

“遇上带核辐射的物件,用这个喷雾中和。”他语气平淡,“会折寿,但能保命。”

走廊忽然传来脚步声。张宸迅速收起饭盒,证书扫进抽屉。

“小张!”所长推门而入,“香港来考察团了,点名要看古籍修复——”

话音戛然而止。所长视线钉在苏晚脸上,又移向桌上的《金石录》。

“这位是?”

“新聘的修复员苏晚。”张宸侧身挡住药盒,“正演示补页技巧。”

所长凑近打量书页裂缝:“这补法……跟上次那个钧瓷碗很像啊?”

苏晚后背渗出冷汗。她记得那个碗——是穿越前经手的最后一件文物。

张宸忽然轻笑:“钧瓷用的是古法金缮,这是普通浆糊补。所长看岔了。”

“是吗?”所长狐疑地又看一眼,“那正好,让香港客人见识见识传统手艺。”

考察团比预期来得快。三个港商打扮的男人站在修复室门口,为首者梳油头,金表带扣得紧勒腕肉。

“这位是郭先生。”所长热情介绍,“香港收藏家协会的。”

郭先生目光扫过苏晚的手:“听说小姐擅长修补旧书?”

“略懂。”她将《金石录》往身后藏。

“巧了。”他笑着掏出个红绒盒,“我这儿有本残经,麻烦小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