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伴随着车身剧烈的震动和玻璃碎裂的声音!

安全气囊猛地弹出,重重砸在他的脸上和胸口。世界瞬间变得安静,只剩下耳鸣的尖啸声。他趴在弹开的气囊上,闻到了刺鼻的硝烟味(气囊弹出产生的味道)和若有若无的汽油味。

几秒钟后,他茫然地抬起头,透过裂成蛛网的前挡风玻璃,看到的是对方司机惊慌失措的脸和周围渐渐聚拢的人群。

这是他拿驾照五年以来的第一次事故,一次全责的追尾。仿佛一个精准运行了三年多的机器,某个看似坚固的核心零件,就在这个平凡的周五傍晚,毫无征兆地、彻底地崩坏了。一种冰冷的预感,像潮水般淹没了他: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三章:多米诺骨牌

如果与张翔的决裂和那次车祸只是意外插曲,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则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以惊人的速度和破坏力蔓延,将他生活的一切秩序摧毁得片甲不留。

第一次冲突和事故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霉运如同跗骨之蛆,纠缠不休。

先是和那位被他视为“精神知己”的网友“墨尘”。他们因摄影相识于网络,隔着屏幕无话不谈,分享最隐秘的思想和创作。却因为对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截然不同,在私信里从讨论变成争论,最后升级为人身攻击。“墨尘”指责他变得狭隘世俗,他反击对方不食人间烟火。一场持续到凌晨的键盘战争后,对方将他拉黑,那个灰色的头像再也不会跳动。丁林感到心里某个重要的部分被硬生生挖走了,空落落的疼。

紧接着是工作室的危机。合伙人之一,也是技术上最核心的大刘,因为一个外地来的、报酬更丰厚的商业项目,提出要暂停“光影”工作室的运营,或者让他退出。丁林觉得这是背叛,两人在堆满器材的小房间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丁林!你看看你现在!还有一点搞摄影的样子吗?满脑子就是你那点单位的破事!工作室投入最少,要求最多!凭什么?” “我投入的是心血!是想法!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只看钱吗?” “心血?想法?屁!你就是为了满足你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告诉你,我不伺候了!” 大刘带着他宝贵的硬盘和部分摄影器材愤然离开。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光影”工作室,瞬间只剩下冰冷的机器和积尘。

最大的打击,来自和苏晴的关系。车祸后,他本就情绪不稳,加上工作室的破裂,他将更多的负面情绪带回了他们合租的小屋。苏晴的关心和询问,被他视为唠叨和压力。他开始找借口晚归,宁愿在楼下发呆也不愿回家面对她。两人陷入了无休止的冷战、猜疑和争吵。五年感情构筑的堤坝,被琐碎的不满、日益增长的焦虑和缺乏沟通侵蚀得千疮百孔。

那是个雨夜,他又一次因为小事对苏晴大吼大叫。苏晴没有像往常一样哭闹,只是静静地站在客厅里,雨水顺着窗户滑下,在她脸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她看着他,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绝望。 “丁林”,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他心上,“我累了。我真的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