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着,这俩没心肝的家伙彻底不回庙了。小徒弟在庙里的日子可就遭了大罪了。开头些日子,他还能挖点野菜,掺和着一点点糠皮煮煮吃;到后来,附近的野菜都快被他挖光了,就只能啃树皮、挖草根填肚子。就这么硬生生饿了十几天,小徒弟饿得是脸蜡黄蜡黄,颧骨凸得老高,身上瘦得就剩下一把骨头,走路两条腿直打晃,跟踩在棉花上似的,好像风一吹就能栽倒。他不是没想过跑,可一想到这深山里有狼有野猪,自己又根本不认路,那点刚冒出来的念头立马就吓回去了,只能硬着头皮,在这空庙里死熬。
有一天晌午,小徒弟饿得实在是一点儿力气都没了,瘫在炕上连动动手指头的劲儿都快没了,眼睛也迷迷糊糊地快要睁不开。就在这个时候,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说笑声,紧接着,一群小孩儿跑了进来!仔细一瞅,大概得有十来个,个个长得虎头虎脑,精神得很,还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蓝布小褂子。
他们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小师傅!小师傅!快出来跟我们一起耍嘛!”
小徒弟连喘气都费劲,虚弱地问:“你……你们是打哪儿来的呀?这深山里……我没见过有人家啊……”
孩子们一听都乐了,围到炕边七嘴八舌地说:“咱们是你邻居呀!就住在这附近的林子里,天天都看见你干活呢!”
小徒弟一听,眼泪都快下来了,叹口气说:“我……我饿得都快起不来炕了,哪还有力气耍啊……”
那群孩子一听,立马就说:“这有啥!你等着,我们去给你找吃的去!”说完,这群小家伙就像一群小麻雀,呼啦啦一下全跑出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又跑回来了,领头的那个娃娃手里还提着个小竹筐,筐里装满了手指头大小、圆滚滚的白色小石头,看着还挺光滑好看。他们七手八脚地把这些小石头倒进锅里,添上些山泉水,生起火就煮了起来。
小徒弟瘫在炕上,心里直犯嘀咕:这石头疙瘩咋能吃呢?可他实在没力气问,只能眼睁睁看着。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嘿,奇了!锅里那些小石头竟然“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还飘出一股特别好闻的香甜味儿!孩子们把火熄了,盛出一个递到小徒弟嘴边:“小师傅,快!尝尝看!”
小徒弟将信将疑地接过石头,一摸,哎哟!软乎乎的,跟发了酵的面团似的!他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一嚼,哎呀!又香又甜,就跟那掺了糖的面糊糊一个味儿,口感好极了!他也顾不得多想了,又连着吃了好几个,没一会儿,肚子就感觉饱饱的了,身上也好像有了点力气,都能自己坐起来了!
从那以后,可就好了!每天一大早,这群孩子准来庙里找小徒弟玩。他们一起在院子里扑蝴蝶,一起去山坡上摘野果子,一起坐在大树底下讲故事,嘻嘻哈哈的,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走。小徒弟的脸上慢慢有了红润气色,身上也渐渐长了点肉,再也不是之前那副皮包骨头、可怜兮兮的样子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眼瞅着山上树木发芽,草地变绿,又到了第二年春天。小徒弟心里琢磨着:师傅他们出去这么久了,怕是该回来了。他心里有点害怕,就跟孩子们说:“我师傅他们估计快回来了,他俩凶得很,要是知道我不干活,天天跟你们玩儿,肯定得狠狠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