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然而,试探很快来了。

一天,李总把他叫到办公室,关上门,递给他一个项目。

“小南宫啊,这里有个急活。一个老客户,王总那边的项目,你知道的,他们要求比较……特殊。”李总的语气有些暧昧,“预算很高,但需要走一些非常规的流程,发票和合同方面,可能需要你这边灵活处理一下。具体操作,慕容以前都熟,她留下的流程,你应该能看懂。”

南宫朔接过文件。只是一个普通的品牌推广项目,但预算高得离谱,而且条款模糊,所谓的“非常规流程”,明显指向虚报价格、套取资金。

王总?就是慕容琅私下勾结的那个王经理的公司!

他的心猛地一沉。来了。这就是“投名状”之后的第一次真正考验。让他接手慕容琅的“遗产”,成为新的“白手套”。

如果他做了,就等于彻底上了贼船,有了共同的秘密,再也无法回头。

如果他拒绝……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伪装都会前功尽弃,甚至会立刻遭到反噬。

南宫朔快速权衡着。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为难但又努力想解决问题的表情:“李总,这个……预算和实际开销差额有点大,账目方面如果做得不精细,恐怕后期审计会有麻烦。慕容助理之前……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出了纰漏。”

他先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表现出“担心”和“谨慎”。

李总呵呵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审计那边都是自己人,打点好了。你只要把账做漂亮,剩下的不用操心。这也是周总的意思,考验你能力的时候到了。”

把“周总”抬了出来,压力倍增。

南宫朔沉默了几秒,仿佛下定了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既然李总和周总信得过我,我一定把这事办妥!我会仔细研究一下慕容助理之前的……‘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回答,看似接下了任务,但却强调要“研究慕容的流程”,并且要“确保万无一失”,这为他后续的操作留下了空间——他完全可以“研究”后发现“流程”有巨大风险,需要“优化”甚至“否决”。

李总似乎没听出弦外之音,满意地笑了:“这就对了!好好干!”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南宫朔关上门,脸上的顺从瞬间消失,变得冰冷。

他打开电脑,调出那个项目的所有资料,同时联通了那个加密的云端文件夹。慕容琅留下的证据里,就有与这个王总、这个类型项目相关的财务猫腻记录!

他没有按照慕容琅的“流程”走,而是开始反向操作。

他极其“认真”地审核预算,打着“控制风险”、“优化流程”的旗号,要求对方提供更详细的价格构成说明和服务清单;他“无意”中发现了几处慕容琅之前操作中留下的明显漏洞和不合规之处,并“大惊小怪”地汇报给李总,表示这样操作极其危险,必须修正;他甚至“自作主张”地联系了对方公司的财务(绕开了王经理),以“规范合作”为名,核对一些基础信息……

他的动作,看似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实则处处设障,将那些见不得光的操作暴露在阳光下,搞得对方公司和李总都焦头烂额,又抓不住他任何把柄——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解释为“尽职尽责”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