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事主题:通过描绘未来地球在经历生态灾难后,人类依靠科技与智慧修复环境的过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亮点:构建了细节丰富的未来世界,既有垂直森林、生态手环等科技元素,也有赤潮、缺氧等环境危机,情节在紧张的应急处理中推进,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同时传递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绿潮克星”的推广像一场及时雨,浇熄了全球水域的生态危机。半年后,林夏站在黄浦江的跨江步道上,看着江底重新长出的水草在水流中摇曳,一群银灰色的鱼群突然从桥墩下游过,惊起几只停在栏杆上的水鸟。周明发来实时数据:全球沿海城市的氧含量已恢复至安全线以上,曾经被藻类覆盖的珊瑚礁,开始出现零星的新生色块。

但平静之下,新的麻烦正在滋生。生物建筑研究所的培养舱里,那批用来修复土壤的改良菌突然出现了异常。林夏用镊子夹起一块沾染菌剂的土壤样本,在显微镜下,那些本该呈链状排列的菌群,此刻正像失控的藤蔓般疯狂缠绕,甚至开始侵蚀旁边的植物根系。

“是基因序列的稳定性出了问题。”周明的声音带着疲惫,他已经连续三天没合眼,“我们在菌剂里加入了加速繁殖的片段,用来快速分解土壤里的塑料污染物,但现在它们好像突破了增殖限制。”

实验室的警报器又一次响起,这次闪烁的是黄色预警灯——位于城市边缘的废弃工业区,土壤监测仪传回了异常数据。林夏和周明赶到时,看到的景象让人心头发紧:原本用来覆盖裸露土地的改良草种,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草叶边缘泛着诡异的紫色,所过之处,混凝土地面都被根系撑出了细密的裂纹。

“这些草吸收了变异菌群,产生了二次变异。”林夏蹲下身,用特制试纸检测草叶的汁液,试纸立刻变成了深褐色,“它们的代谢产物带有弱毒性,会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更棘手的是,这片工业区下方是城市的地下水源涵养带。如果变异草的根系穿透防水层,毒素渗入地下水,后果不堪设想。林夏立刻启动紧急隔离程序,无人机群带着可降解的阻隔膜覆盖了整片区域,地面团队则开始手工拔除那些疯长的草株。

拔除的过程异常艰难。那些草的根系像钢丝般坚韧,拔断后会流出白色的黏液,溅在防护服上,能腐蚀出细小的孔洞。周明看着堆成小山的草株,突然想起什么:“我们之前在纤毛虫体内发现的酶,能不能用来分解这些变异植物的细胞壁?”

尝试的结果令人振奋。经过改良的酶制剂喷在草叶上,不到半小时,那些疯狂生长的植物就开始枯萎。但林夏却高兴不起来,她站在隔离区边缘,望着远处被绿色覆盖的城市天际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人类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