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性地靠向椅背,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窗外。一根手指,却像是有了自己的意志,无意识地探向副驾座椅的下方边缘。指尖触碰到那个熟悉的、带着粗糙磨砂质感的硬封面一角——是我的旧笔记本。几乎是同时,手机屏幕在昏暗的车厢内突兀地亮起,刺眼的白光划破沉寂。
是徐策的微信。头像是一个简洁的墨色“策”字。
“周三水!大纲进度如何?出版社在催了!市场热度不等人!”后面紧跟一个敲打的表情符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职业性的、不容置疑的急迫。
又来!像一块巨石砸进心湖。我猛地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车厢里浑浊的空气,试图压下那股瞬间翻涌而上的烦躁和窒息感。催!催!催!所有人都在催逼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续集!仿佛我成了一台必须持续吐出畅销书的机器。手指烦躁地在方向盘上收紧,皮革的纹路深深陷进指腹。
就在这时,右前侧一辆贴着新手标志的白色轿车,笨拙地试图加塞。车身歪斜着,一点点蹭进我和前车间那原本就狭窄得令人窒息的缝隙里。车窗降下,一张年轻得甚至带着几分稚气的脸庞探出来,涨得通红,眼神里交织着窘迫、焦急和一丝豁出去的蛮横。
“师傅!帮帮忙!真……真有急事!孩子发烧了!”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用力而变了调,带着破音,像一只被逼到悬崖边的小兽。
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我放在副驾座椅边缘的手猛地一紧,那个硬壳笔记本粗糙的封面被指甲狠狠刮过,发出细微的“刺啦”声。素材!又一幕鲜活的困境!本能地,指尖甚至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下一秒就要伸下去摸索那只冰冷的录音笔。后座没有乘客。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