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无声的溺亡
林晚死了。
死在一个阳光过分灿烂的午后,死在她和江屿共同构筑的、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的书房里。
法医说,是心力衰竭。一种因长期精神压抑、情感剧变导致的生理性崩溃。通俗点讲,她是被自己活活“憋”死的。
警察来的时候,房间里很安静,安静得能听见尘埃在光柱里跳舞的微响。没有打斗痕迹,没有遗书,一切都井井有条,仿佛主人只是暂时出门。
除了书桌上那本摊开的、写满了字的笔记本。
那是一本普通的、黑色的硬皮本。纸张被翻得起了毛边,边缘泛着淡淡的黄。墨水是深蓝色的,字迹时而娟秀,时而狂乱,像一场场无声的风暴。
负责现场勘查的年轻警官,鬼使神差地翻开了第一页。
上面只有一行字,力透纸背,仿佛是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写下的:
“没有你,我无法呼吸。”
他愣住了,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他继续往后翻,一页,又一页。那不是日记,更像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长信,或者一部只为他一人书写的、关于爱与毁灭的史诗。
他看到了“氧气”,看到了“座位”,看到了无数个“江屿”。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手猛地一颤。那上面的字迹潦草得几乎无法辨认,像垂死之人的喘息,又像灵魂最后的挣扎:
“江屿,你看,我终于学会……在没有你的世界里……呼吸了。”
这句话的末尾,一个句号,被重重地描了又描,像一枚小小的、冰冷的墓碑。
年轻警官抬起头,目光穿过那片刺眼的阳光,落在了窗边。
那里,摆着一张单人沙发。米白色的,样式有些旧了,但保养得很好。沙发的扶手上,搭着一件深灰色的男士毛衣。阳光照在上面,能清晰地看到毛衣上细密的纹理。
那是一个“座位”。
一个永远在等待,却永远不会再有人坐下的座位。
林晚的尸体已经被抬走了,但房间里,仿佛还残留着她最后呼吸的余温,以及一种令人心碎的、名为“爱”的残骸。
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从她还能自由呼吸的时候说起。
第一章:氧气的初吻
林晚第一次见到江屿,是在大学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
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午后,空气里弥漫着书本的油墨香和泥土的湿润气息。林晚抱着一摞厚重的文学理论书,找了个角落坐下。她是个安静到近乎透明的女孩,习惯用文字构建自己的世界,对现实中的喧嚣总是本能地躲避。
然后,江屿就出现了。
他不是走进来的,更像是“流淌”进来的。高大的身影,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着一本建筑图集。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先走到窗边,伸手轻轻推开了一扇窗。雨丝飘了进来,带着清新的凉意,他深吸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满足的笑。
就是那个动作,那个深呼吸,让林晚的心,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
他找了个离她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摊开图集,拿出铅笔,开始专注地画着什么。他的侧脸在雨天的柔光里,线条分明,带着一种雕塑般的美感。林晚的目光,像被磁石吸引,再也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