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爸!”诺布惊呼。

“走!”桑吉怒吼,转身扑向正在组织撤退的汪总管。

诺布最后看到的是父亲与汪总管一同坠入冰裂缝的身影。强忍悲痛,他凭借年轻敏捷的身手,在崩塌的冰川间跳跃奔跑,终于逃出生天。

回到喀瓦村,诺布将噩耗告知村民。大家悲痛之余,迅速组织撤离。他们深知汪家势力庞大,幸存者必定会卷土重来。

长老会议上,大家决定远走北方,混入汉人聚居区,改名换姓继续守护秘密。按照传统,离开圣地的守护者会将藏族名字改为汉姓“张”,寓意“拉紧弓弦”,时刻准备守护香巴拉。

三个月后,一支驼队穿过羌塘无人区,向北行进。诺布——现在叫张诺——回首望向雪域故乡,手握父亲留下的转经筒,默默发誓:

“无论多少代,无论多远,张家人将永远守护香巴拉,直到圣土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风吹过高原,卷起雪花万千,仿佛无数先辈的低语在回应他的誓言。

...

十五年过去。

张诺已经三十一岁,现在是呼和浩特一所大学的藏文化讲师。他改名张远,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有了个八岁的儿子叫张翰飞。表面上,他是普通的大学教师;暗地里,他却是香巴拉守护者的现任领袖。

十五年来,张家人在北方扎根,分散在不同城市,以各种身份为掩护。他们定期聚会,交流信息,训练下一代守护者。同时密切关注着汪家的动向。

“爸,这道数学题我不会。”翰飞拿着作业本走进书房。

张远抬头微笑。儿子有着高原人特有的深眼眶和高颧骨,皮肤却像北方汉人。这种混血特征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完美掩护。

正要讲解题目,手机突然震动—特殊频率,守护者紧急召集信号。

张远心头一紧,安抚儿子后立即赶到城郊一处不起眼的民居。屋里已有十余人,都是各地赶来的张家代表。

“汪家又出现了。”主持会议的张梅奶奶严肃开口,她是现存最年长的守护者,已近百岁却精神矍铄,“我们在上海的成员发现汪家活动,他们似乎找到了新的线索。”

屏幕上展示一系列照片:一群气质非凡的人在不同地点出现,尽管穿着现代服装,但那特殊的气质和眼神让张远立即认出是汪家人。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个。”张梅切换图片,显示一份古老文献的扫描件,“这是我们从一位瑞士收藏家那里获得的,记载了香巴拉的‘月光之路’—每十九年一次的特殊天文现象,能削弱香巴拉边界的防护。下一次就在三个月后。”

众人哗然。张远握紧拳头:“他们想趁那时强行进入?”

张梅点头:“不仅如此,我们怀疑汪家已经...”她话未说完,突然窗外射入一枚麻醉镖,正中她的颈部。

瞬间,屋内灯光全灭,呛人的烟雾弥漫开来。张远反应极快,踢翻桌子作为掩体,同时大喊:“找掩护!是汪家!”

混乱中,他听到打斗声和惨叫。凭借多年训练,张远在黑暗中辨识出至少五个入侵者,动作快得匪夷所思。守护者们奋力抵抗,但显然处于下风。

一记重击从后方袭来,张远踉跄前扑。转身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汪总管!十五年过去,这人容貌几乎未变,只是眼神更加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