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得,那便明日方舟吧。”
各位看官,老少爷们儿,且听在下醒木这么一拍——啪!——咱们今儿个不说那三国纷争,也不讲那水浒英雄,单表一桩千古奇闻,一桩您各位可能从未听过的“封神”别传!
您且抬眼瞧,这茶馆外头日头正好,万里无云,可还记得咱老祖宗说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三千多年前那么一个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日子。
话说这商朝末年呐,纣王无道,宠信妲己,设炮烙,剖贤心,把个好端端的成汤江山折腾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时候呐,西岐出了个圣主,就是那周武王姬发,承父志,顺天命,要替天行道,伐纣安民。
看到这儿,您各位可能要说了:“这段子咱熟啊!《封神演义》里写得明明白白,姜子牙登坛拜将,杨戬哪吒各显神通,闻太师搬来三十六路兵马,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且慢!且慢!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段子,可与您听过的大不相同!今天咱们说的这个封神故事里,没有那诸神斗法,没有那仙魔大战,更没有那闻仲请来金鳌岛十天君摆下十绝阵!
奇也不奇?怪也不怪?
您且听我细细道来。话说这一日,周武王大军东征,一路上那是旌旗招展,号带飘扬。可怪就怪在,这商纣王那边,竟是毫无动静!按说这纣王麾下也该有几个能人异士,怎地就无人来挡?
更奇的还在后头!周军行至牧野,眼看就要兵临城下,您猜怎么着?那商朝七十万大军,竟是阵前倒戈,不战自溃!纣王见大势已去,独自登上鹿台,一把火把自己烧了个干净利索。
哎哟喂,这可真是千古奇闻!周武王兵不血刃,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进了朝歌城。老百姓夹道欢迎,箪食壶浆,那场面,真是比过年还热闹!
可是啊,这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周武王进了殷都,坐在那显庆殿上,可就遇上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一个您各位想破脑袋也猜不到的难题!
什么难题?不是封赏诸侯,不是安抚百姓,也不是处置殷商旧臣,而是...而是...
(醒木再拍)啪!
而是为了一面旗子!一面开国大典上要用的国旗!
您说稀奇不稀奇?古怪不古怪?这周武王推翻商朝,这么大的功业,难道就要被一面旗子给难住了?
且听我慢慢分解。这一日,显庆殿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正商议那开国大典之事。周公旦说今日吉时不可错过,南宫适说三军将士士气正旺,诸侯代表说八百路诸侯亟待观礼。人人都说今日就该举行大典,正位建国。
眼看这吉时将至,万事俱备,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席话...
要知这老臣说了什么,周武王又如何决断?各位看官,您且饮口茶,嗑把瓜子,听我细细道来这段鲜为人知的“一面旗子难倒英雄汉”的趣闻!
【一、天道倾颓,殷鉴不远】
话说盘庚迁殷以来,商朝享国六百余祀,传至第三十一位君主帝辛之时,本是沃野千里、诸侯来朝的煌煌气象。这帝辛,天资聪颖,膂力过人,能徒手搏猛兽,倒曳九牛;更兼辩才无碍,聪敏过人,若用于正道,本可成一代中兴明主。然其材过人,则骄矜自大;智足拒谏,则文过饰非。自登基以来,渐生奢靡之心,不敬天道,不恤民力,只道这万里江山尽在掌中,可任其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