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第7次循环 – 水泥中的瞳孔

陈默猛地从冰冷的实验桌上惊醒,后颈的肌肉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别扭的姿势而剧烈痉挛。

他的瞳孔在昏暗的实验室光线中急剧收缩又放大,像是试图重新校准对焦失败的镜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弱的、甜腻中带着金属锈蚀的气味——那是液氮挥发后与电路板过热混合的味道,一种他早已刻入骨髓的、属于这个“起点”的气息。

第七次。

冰冷的绝望像蛛网般缠绕住他的心脏,缓缓收紧。

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每一次搏动都伴随着前六次“迭代”中死亡瞬间的感官碎片:被扭曲钢筋刺穿的剧痛、窒息时肺部的灼烧感、自由落体时耳膜的轰鸣、还有…

更难以言喻的、身体被无形力量撕扯成概率尘埃的虚无之痛。

他的个人终端屏幕还亮着,上面并非他熟悉的代码界面,而是一个疯狂运行、无法理解的量子态概率云模型。

无数闪烁的光点构成一团混沌的、不断变化形状的星云,其核心密度高得异常,仿佛一个视觉化的奇点,正在贪婪地吞噬周围所有的可能性轨迹。

这不是他的研究项目,更像是某种…系统错误的具象化,或者说,是这个世界本身规则崩坏的诊断界面。

“观测者效应…”

他无意识地喃喃自语,这个词组像一道冰冷的电流窜过他的神经。

他的导师,秦峻教授,一位痴迷于量子意识理论的物理学家,曾在一次私下讨论中提到过一个激进的假说:当观测者的意识强度与某个量子系统的叠加态 产生某种未知的量子纠缠时,可能引发远超微观尺度的宏观现实坍缩。

当时他只觉得导师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

现在,他成了这个假说最恐怖的实验品。

他跌跌撞撞地冲出实验室,奔向走廊尽头的教授办公室。

他必须告诉秦教授!

或许导师那深奥的知识能理解这噩梦般的循环。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秦教授正背对着他,凝视着窗外。

“教授!循环!我又回来了!概率云…它…”

陈默的声音嘶哑急促,话语像卡在喉咙里。

他惊恐地发现,每当他想直接描述循环或异常的具体细节时,他的声带就像被无形的力量扼住,只能发出无意义的气音。

一种强大的因果律修正在阻止他泄露“天机”。

秦教授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陈默从未见过的、近乎空洞的疲惫。

“陈默?你看起来糟透了。是波函数坍缩的计算又遇到难题了吗?”

他的用词精准,却完全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

陈默意识到,在这个循环的“初始设定”中,导师无法理解他。

失败的求助加剧了孤立感。他浑浑噩噩地走在校园里,试图寻找上一次循环留下的、微不足道的“痕迹”。

然后,他看见了——一只灰雀,精准地、一次又一次地撞死在物理大楼三楼同一扇窗户的同一个点上,发出轻微却令人头皮发麻的“哒”声。

每一次振翅、俯冲、撞击的角度和力度,分毫不差。

这不是时间循环,这是概率的牢笼!所有事件都在朝着某个固定的、高概率的灾难性结局结束!

死亡的预感像冰水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