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开那台破旧但擦拭得很干净的笔记本电脑,输入复杂的密码。屏幕上出现密密麻麻的文件夹和代码。他的眼神不再有送外卖时的麻木,而是锐利、冰冷,仿佛蛰伏已久的猎手。
“赵天宇,周伟……”他低声自语,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游戏,才刚刚开始。你们的‘好评’,我收下了,我会用你们最害怕的方式,一一‘回报’。”
窗外,暴雨依旧。但唐毅心中的风暴,早已酝酿了三年,即将呼啸而出。
第二章:蛰伏的猎手与第一个漏洞
雨后天晴,城市焕然一新。唐毅换上一身干爽的外卖服,开始了新一天的奔波。他的表情恢复了一贯的沉默和逆来顺受,仿佛昨夜在KTV的遭遇只是无数屈辱日常中的一瞥。
但此刻的他,视角已然不同。每一单送餐,都不再仅仅是送餐。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记录着小区的保安交接班时间、高档公寓楼的门禁系统型号、写字楼电梯是否需要刷卡、监控摄像头的粗略布局和可能的盲区。
他的手机里,隐藏着几个不起眼的APP。其中一个能让他快速查询到订餐用户的有限公开信息(基于平台注册手机号关联),另一个则能对他途经区域的Wi-Fi信号进行基础分析。他利用自己荒废了三年的计算机知识,编写了一些简单脚本,自动抓取赵天宇和周伟社交媒体(微博、抖音等)上公开的定位、消费记录、心情状态——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过他的分析整合,逐渐勾勒出两人的生活轨迹和性格弱点。
赵天宇:极度爱炫耀,喜欢泡吧、飙车、在私人会所举办派对,消费习惯奢侈,情绪易怒,对父亲既依赖又叛逆。 周伟:紧跟赵天宇,但偶尔会在社交媒体发些略显消极和抱怨的句子,点赞一些关于“独立”“压力”的内容,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懦弱。
机会很快来了。这天下午,唐毅刷到一个距离不远、金额颇高的订单,收货地址正是赵天宇常住的那套豪华公寓。他毫不犹豫地抢下。
订单内容是送往“碧水云天”公寓8栋顶层复式的一份高级日料套餐。唐毅心中一动,这是赵天宇常驻的窝点之一。
送达时,开门的是一位保姆。唐毅惯例地点头微笑,目光却快速而自然地扫过玄关:鞋柜款式、可视门铃位置、室内楼梯走向。他听到楼上传来赵天宇不耐烦的讲电话声:“……行了爸,我知道轻重!不就是一批货嘛,放我这儿最安全,谁会查到我这儿?今晚派对照常!……”
“货”?“安全”?唐毅心头疑云骤起。他不动声色地递过餐品,确认收货。离开公寓楼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小区,而是假装在楼下花坛边整理电动车,实则观察这栋楼的窗户布局和外部监控探头角度。
他注意到复式公寓有一个视野极佳的大阳台,而阳台侧下方,恰好是楼体装饰性结构的一部分,那里或许是个监控死角。
当晚,唐毅在自己的电脑上进一步深挖。他利用赵天宇在社交媒体晒出的派对照片(有时会不小心拍到背景),结合地图软件和房产信息网,大致还原了公寓内部的户型结构。那个电话里提到的“货”,让他隐隐觉得是个突破口。
几天后,他又抢到了一单送往赵天宇公寓附近咖啡馆的外卖,收货人是周伟。送达时,周伟正皱着眉头看手机,显得心事重重。唐毅将咖啡递给他时,手指“不小心”碰掉了周伟放在桌边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