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格的钢筋
大海和志强蹲在工地的角落里,看着工人把那批不合格的钢筋运走,换成了崭新的、符合标准的钢筋。阳光照在钢筋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极了他们心里的亮。
“奖金没了。”大海叹了口气,却没了之前的急躁。
“没事,”志强拍了拍他的肩膀,“大不了咱再找别的活儿。昨天晚上,我给我姐打电话,她答应借点钱给你,先给嫂子交医药费。”
大海猛地抬头,看着志强:“真的?志强,你……”
“咱是兄弟,”志强笑了,像小时候那样,露出一口白牙,“你忘了?小时候你总护着我,谁欺负我,你就跟谁打架。现在,该我护着你了。”
工地上的安全帽摆在一起,像一排整齐的士兵。大海拿起一个,戴在头上,然后拿起另一个,递给志强:“走,干活去!等咱赚了钱,带你女儿去学钢琴,带你嫂子去最好的医院!”
志强接过安全帽,戴在头上,和大海一起,走向那片崭新的钢筋。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路上铺满了良心和友谊的光。
完全可以构思第三部分!结合“利益与情感的拉扯”这一核心,第三部分可以聚焦“利益抉择后的余味”——即人们在做出选择(无论是偏向利益还是坚守情感)后,生活和心境发生的绵长变化,通过更细腻的日常片段和人物回望,来丰富故事的厚度,同时自然补足字数。
七、旧纸箱里的进货单
老周把五金店的卷帘门拉下一半时,夕阳正卡在巷口的老槐树枝桠间,金红的光斜斜扫过墙角那个积灰的纸箱。箱子是半年前堂弟搬走时留下的,当时堂弟要去邻市开建材厂,来跟他借最后一笔启动资金,他犹豫了三夜,最终把准备给老伴做心脏搭桥的十万块,分了五万给堂弟——他没说那钱的用处,只说“生意要紧,但得留条后路”。
堂弟走后第三个月,老伴的手术很成功,他却总在夜里翻来覆去。这天他蹲下来翻纸箱,想找几张旧报纸垫桌脚,却翻出一沓皱巴巴的进货单,最上面一张写着“2022年3月,给周哥店里补一批铜线,成本价,记我账上”。那是堂弟刚学做生意时,知道他店里铜线断货,骑着三轮车跑了三个批发市场帮他调的货,账单却一直没提。
老周捏着那张泛黄的纸,指腹蹭过堂弟歪歪扭扭的签名,忽然想起借钱那天,堂弟红着眼说“哥,等我赚了钱,先给嫂子凑齐手术费”。他走到电话旁,按了堂弟的号码,响了三声就被接起,那边背景很吵,堂弟喊“哥!我正看新厂房,等下个月稳定了,我回去看你们!”老周嗯了一声,没提进货单,只说“注意身体,别太累”。挂了电话,他把纸箱往墙角挪了挪,挡住了那片夕阳,心里却亮堂了些——有些账,不用算得太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