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轻轻一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说道:“许导,我看过你的一些作品,虽然都是些小打小闹,但我能看出你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而且,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能把《421》这部纪录片拍好。”
许山心中一动,没想到陈源对他如此了解。但他还是有些疑惑,继续问道:“可是,陈先生,这个项目的名字《421》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还有,你对纪录片的内容要求如此宽泛,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陈源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有些深邃,他沉默了片刻,说道:“许导,有些事情,你暂时不需要知道太多。你只需要按照你的想法去拍摄,记录下时代变迁下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就好。至于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许山还想再问,陈源却已经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放在桌上,推到许山面前,说道:“这是项目的启动资金,你先拿去用。如果不够,随时跟我说。”
许山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沓厚厚的现金,散发着油墨的香味。他的心跳不禁加快了,这笔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摆脱现在的困境。但他也清楚,这笔钱不是那么好拿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他的内心开始挣扎起来,一方面是对电影梦想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对未知的恐惧。他想起了自己前世的遭遇,那些被拒绝的剧本,那些无人问津的作品,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但他也担心,这次的项目会像前世一样,让他陷入更深的困境。
最终,对梦想的执着还是战胜了恐惧。许山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陈源,说道:“陈先生,我接受这个项目。但我有一个要求,我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摄,不受任何干扰。”
陈源微微一愣,随后笑了起来,说道:“许导,我欣赏你的勇气和坚持。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创作。只要你能拍出我想要的东西,其他的都不重要。”
就这样,许山接下了《421》的拍摄项目。他拿着陈源给的启动资金,开始组建自己的草台班子。他首先找到了王大康,这个憨厚肯干、对电影充满朴素热情的年轻人。王大康听说许山要拍纪录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加入。
“许导,我一直都相信你,这次咱们一定能拍出好作品!” 王大康拍着胸脯说道。
在王大康的帮助下,许山又陆续找来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有摄影师、剪辑师、录音师等。虽然这些人都是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经验,但他们都充满了热情和干劲。
拍摄工作正式开始了。许山带领着他的团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着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采访了胡同里挣扎的下岗工人,那些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如今却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他们采访了蹬三轮养家的单亲父亲,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他们还采访了怀揣明星梦却在片场跑龙套的年轻男女,他们每天在片场等待着机会,即使面临着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也依然怀揣着对梦想的执着。
在拍摄过程中,许山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陈源对项目的资金使用异常大方,远超预算的设备采购,陈源眼皮都不眨就批了。甚至在许山自己都觉得进展缓慢时,陈源还主动提出加钱。这让许山感到有些不安,他不知道陈源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