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转身走进雨巷,中山装的衣角扫过门槛,带起的冷风让苏念打了个寒颤。她等脚步声远了,赶紧拿上螺丝刀往后墙走 —— 墙根的砖块果然松动,撬开后露出个巴掌大的木盒,盒盖上刻着和信纸上一样的圆形符号。
打开木盒,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半张泛黄的牛皮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个位置 ——“暗河巷 7 号,老油坊地窖”,还有张字条,是奶奶的字迹:“念念,钥匙配地图,方能寻‘全谱’,‘暗河堂’要的是四十年前文物走私的证据,你一定要守住,别像你陈爷爷一样……”
“陈爷爷?” 苏念愣住了,她想起奶奶的旧相册里,有张泛黄的合影,奶奶站在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身边,背景是废弃的老油坊,男人的胸前别着枚和青铜钥匙一样的符号。她赶紧翻找相册,在照片背面看到奶奶的字迹:“1983 年,与陈景明于暗河巷,他说‘钟藏钥,钥藏谱,丢了会死人’。”
窗外的雨突然变大,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苏念看着照片上的陈景明,又看了看手里的钥匙,后背泛起冷汗 —— 她在奶奶的旧报纸剪报里见过这个名字,1983 年的报道:“暗河巷文物走私案嫌疑人陈景明被杀,现场只留下半枚青铜钥匙,案件未破。”
难道陈景明就是奶奶说的 “陈爷爷”?奶奶的突然离世,和这半张地图、和陈景明的死,到底有什么关系?苏念把木盒和珐琅钟放进保险柜,锁上店门时,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回头却只看到雨巷里模糊的路灯,像奶奶年轻时看她的眼神,带着担忧,又藏着秘密。
第二章 暗河巷的身份疑云
第二天一早,苏念带着钥匙和半张地图,去了平江路的老警局。她记得奶奶说过,当年负责陈景明案子的警察姓周,现在应该还在警局。老警局的走廊飘着消毒水味,周警官叫周建国,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的皱纹很深,看见苏念手里的珐琅钟,眼神突然变了:“这钟…… 是你奶奶从陈景明手里收的?”
“您认识这钟?” 苏念惊讶地问。
周建国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皮盒:“1983 年陈景明被杀,现场只找到半枚青铜钥匙和这张残缺的地图。我们查了两年,没找到凶手,最后按‘走私分赃被杀’结案。你奶奶当年是证人,说案发前一天,陈景明带着这台珐琅钟来修,说‘钟里藏着文物走私的证据,分了半张地图给我,要是我出事,让我把东西交给可靠的人’。”
他打开铁皮盒,里面放着半枚青铜钥匙 —— 和苏念手里的正好能拼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形状,钥匙上的纹路连起来是:“亥时,地窖开,老油坊旧址,寻‘七星锁’。”
“老油坊旧址?那不是现在的咖啡馆吗?” 苏念愣住了。
周建国点头:“对,陈景明的老油坊后来改成了咖啡馆,地窖还在,当年我们查过,没找到什么,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找对时间。”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你奶奶去世前三天,给我打过电话,说‘暗河堂’又出现了,让我保护好你,还说钟里有陈景明留下的‘全谱’线索。”
苏念拿出奶奶的字条和信纸:“那‘暗河堂’是谁?他们为什么找‘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