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雨巷里的珐琅钟

立冬后的雨,把平江路的青石板泡得发沉,水珠顺着 “时计坊” 木质招牌的缝隙往下滴,在门槛边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招牌上褪色的铜字。苏念撑着黑伞站在铺门口,指腹反复摩挲门环上的铜锈 —— 这是奶奶苏玉珍经营了四十年的钟表铺,上周殡仪馆打来电话时,她正在外地做钟表修复师,奶奶突发心梗离世的消息,让她连夜打包行李,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赶回来。

推开门,机油混着老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从地面堆到天花板,每台钟表都贴着奶奶手写的标签:1953 年的上海牌机械表、1979 年的梅花牌座钟、还有她十二岁时弄坏的卡通闹钟,玻璃罩上还留着她画的歪歪扭扭的月亮。柜台下的抽屉没关严,露出半张泛黄的字条,是奶奶的字迹,娟秀却带着罕见的慌乱:“念念,若我走后,去里间货架最上层取民国珐琅钟,切记,别信穿中山装的人,别碰后墙的暗格。”

苏念走到里间,最上层的珐琅钟静静躺着。蓝白珐琅壳上绣着缠枝莲,钟摆垂在半空,指针停在 “9:15”,和她小时候偷偷拨乱的时间一模一样。她踩着木梯轻轻抱下钟,指尖刚碰到钟身,就听见 “咔嗒” 一声轻响,钟底的铜盖脱落,掉出张折叠的米黄信纸。

信纸边缘泛着褐黄,是奶奶常用的老宣纸,上面却不是奶奶的字迹,而是种遒劲的行书,还夹着半枚青铜钥匙,钥匙上刻着七道凹槽,像北斗七星的形状:“亥时,暗河巷,取‘半钥’,防‘暗河堂’夺‘全谱’。” 末尾画着个圆形图案,里面是七笔交叉的竖线,像个简化的 “斗” 字。

“暗河巷?暗河堂?” 苏念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青铜钥匙的凹槽 —— 钥匙边缘还留着细微的磨损,不像普通装饰。她想起奶奶常说 “老钟里藏着别人的命”,以前她只当是玩笑,现在却觉得钥匙烫得慌。她绕到后墙,那里堆着几箱旧零件,墙根的砖块颜色比别处深,像被人反复撬动过。奶奶说 “别碰后墙暗格”,可越是警告,她越觉得里面藏着奶奶没说出口的秘密。

“吱呀 ——”

前门突然传来响动,苏念猛地回头,看见个穿深灰中山装的男人站在雨帘里,戴顶旧礼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左手腕戴着块银质怀表,表链磨得发亮。“请问,苏玉珍女士在吗?我来取修好的怀表。” 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点沙哑,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珐琅钟上,眼神微不可察地缩了缩。

奶奶的字条突然在脑子里炸响:“别信穿中山装的人!” 苏念赶紧把信纸和钥匙塞进钟底,抱紧珐琅钟站起身:“我奶奶不在了,怀表放这吧,我会转交。”

男人没动,反而往前走了两步,雨珠从中山装下摆滴落,在地板上砸出小水花:“苏小姐刚回来?这珐琅钟,苏女士当年花了八百块从旧货市场收的,说‘钟里藏着钥,丢了会出事’。” 他顿了顿,指了指后墙的旧零件,“那墙后面的暗格,你动过?”

苏念的心跳漏了一拍 —— 他怎么知道钟里的钥匙?怎么知道暗格的事?她往后退了一步,攥紧钟的手指泛白:“你到底是谁?”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名片,递过来:“顾沉,做古董钟表鉴定的,跟苏女士认识十五年。” 名片上只有名字和电话,没有工作室地址,纸质粗糙得像临时打印的。苏念没接,男人也不勉强,把名片放在柜台上:“要是苏女士有遗物需要处理,随时找我。对了,最近别去暗河巷,那里在拆迁,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