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就这样,一场无声的对话开始了。

每天清晨六点,总会有一封新的信件准时出现在门缝里。

问题从哲学思考到人生困惑,从"爱情是否永恒"到"梦想如何坚守"。沈爷爷开始留意观察,却始终无法捕捉到投递者的身影。

陈阿姨搬走前来看他,看着窗边那摞不断更替的书籍,摇摇头:"老沈啊,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跟谁玩这种浪漫游戏呢?

说不定是哪个调皮孩子在捉弄你呢。"

沈爷爷但笑不语,小心地将当天的回条夹入《麦田里的守望者》中。

他隐约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每张纸条上的字迹都太过工整,问题都太过深刻,不像是个孩子的恶作剧。

拆迁的公告贴满了整条街,机器的轰鸣声日益逼近。但每天清晨的那张纸条,成了沈爷爷坚守的理由。

有时是《小王子》:"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有时是《百年孤独》:"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直到某天,问题变得格外具体:"如果不得不离开最深爱的地方,该如何说再见?"字迹有些颤抖,墨迹被水渍晕开少

许,像是滴落的泪水。

沈爷爷握着纸条,久久伫立在窗前。远处,推土机已经开进了街口,巨大的钢铁手臂高高扬起,像是随时准备落下。

夕阳西下,余晖将老街染成金色,美得让人心碎。

他最终在《城南旧事》的扉页上写下:"告别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更好的怀念。

只要还有人记得,这里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第二章:雨夜人影与调查员的到访

秋雨淅沥,敲打着书店的玻璃窗,像是无数指尖在轻轻叩击。沈爷爷望着窗外空荡的街道,心里计算着:距离拆迁还有

四十七天。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在提醒着时光的流逝。

纸条对话还在继续,问题越来越深入灵魂:"如何原谅不可原谅的过错?""梦想向现实妥协是对是错?"沈爷爷开始好

奇,这位神秘的对话者究竟是谁。

有时他会在回条中故意留下一些线索,比如特定版本的书籍,或者某些只有老街坊才懂的暗语,但对方总能心领神会。

他尝试过早起蹲守,但总在凌晨四五点钟不自觉睡去,醒来时纸条已经静静地躺在门缝里。

有一次他特意凌晨三点就守在店里,泡了一壶浓茶,决心要揭开这个秘密。

然而当挂钟敲响五下时,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盹,醒来时晨光微熹,信封已经准时出现。

还有一次他假装提前关门,躲在对面巷口的雨棚下观察。

雨幕中,一个模糊的身影快速闪过,投递动作干净利落,显然对书店周围的环境极为熟悉。

"是个女孩子。"陈阿姨在电话里说,"我上次回老街取东西时看见过,撑着蓝伞,看不清脸,但身影像是个年轻人。"

沈爷爷的疑惑更深了。他开始留意观察每个进店的顾客,但似乎每个人都很正常:退休教师来淘绝版书,大学生来找参考资料,偶尔还有游客来拍照留念。

没有人表现出异常,也没有人特别注意窗边那摞用来回应的书籍。

这天下午,雨还在下,店门被推开,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