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一蹦三跳地往外跑,身上的破褂子随风飘动。他刚出院门,突然又慌慌张张地跑回来,没头没脑地喊着:“来喽来喽!”
周桂芳从灶房探出头,追问道:“哪个来了?说清楚!”
赵建国颤颤抖抖地指着山路方向:“是上午那个伯伯、那个坐汽车的伯伯来了!”
周桂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急忙对着屋里喊:“他爹!快出来!烧壶开水!有领导来了!”
赵志刚——周桂芳的丈夫,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慌忙从屋里出来,一边整理着身上的衣服,一边把院子里的桌椅板凳归置整齐。
刚收拾停当,那辆墨绿色的吉普车就已经停在了院门外。上午那位干部模样的人走下车,身后跟着一位年轻些的随行人员。
“老乡,打扰你们吃饭了。”那位领导笑着打招呼,声音洪亮而亲切。
周桂芳和赵志刚连忙迎上去:“不打扰不打扰,领导快请坐。”
领导摆摆手,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一件崭新的白色衬衣,说道:“上午小娃子的衣服刮破了,这件衬衣给小娃儿穿。”
周桂芳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是小娃儿自己调皮,怎么能让领导赔衣服呢?还是这么好的衬衣......”
随行人员解释道:“嫂子就收下吧,领导刚开完会,特地绕路过来送衬衣的。”
周桂芳和赵志刚感动不已,再三推辞不过,这才收下衬衣。周桂芳用手摩挲着那件衬衣,面料光滑细腻,是她从未摸过的好料子。她忙叫赵建国过来:“还不快谢谢伯伯!”
赵建国怯生生地走过来,小声道:“谢谢伯伯。”
领导摸摸他的头,和蔼地问:“上午为什么和小汽车较劲儿啊?”
赵建国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我不信鸡公车赶不上小汽车!咱们的鸡公车也是车!”
领导闻言哈哈大笑:“好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笑罢,他又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深沉:“小同志,你说得对,鸡公车是车,汽车也是车。但是咱们国家的汽车工业,现在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啊。”
他望向远方的山峦,继续说道:“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咱们什么都缺,尤其是工业。一汽去年才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轿车更是少得可怜。我这辆吉普车,还是苏联老大哥援助的。”
赵建国似懂非懂地听着,但领导语气中的沉重感染了他。他忽然挺起小胸脯,大声说:“那我长大了要造汽车!造好多好多汽车!比苏联的还要好!”
领导眼睛一亮,重重拍了下赵建国的肩膀:“好志气!就是要这样!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
周桂芳和赵志刚看着儿子,眼中闪着泪光。他们从未想过,这个山沟沟里的娃儿,能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领导又坐了一会儿,询问了农业生产情况和家里的生活状况,这才起身告辞。吉普车驶离后,周桂芳一家还久久站在院门口,望着汽车远去的方向。
那件白衬衣,周桂芳仔细地收了起来,放在箱子里保存好。她时常拿出来给赵建国看,勉励他记住那位领导的期望,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
......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建国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