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这个陌生城市的夜晚。
赵小雨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望着北京繁华的夜景,手中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她与张毅刚刚结束的对话。
"保重。"
"你也保重。"
简单的两句话,却承载了五年的时光和无数未言说的情绪。
小雨轻轻叹了口气,将手机放在桌上,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上划着圈。
五年前,她绝不会想到,自己和张毅的故事会以这样的方式继续。
1 樱花树下的初吻
2015年的秋天,大学英语课上,老师宣布随机分组进行口语练习。
赵小雨心里默默祈祷不要分到全是陌生人的组,却没想到这个简单的分组改变了她整个大学生活。
赵小雨是个内心丰富却表达克制的女孩。
作为家中长女,她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体贴、为他人着想。
这种成长环境塑造了她细腻敏感的性格,却也让她在面对感情时总是过度谨慎,害怕给人添麻烦,更害怕被拒绝。
她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人将她拉扯大,这使得她对安全感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却又在安全感来临时下意识地怀疑其真实性。
"大家好,我是张毅,计算机系的。"
邻座男生转过头来,露出明朗的笑容,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
张毅与小雨截然不同。
他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庭氛围开明而理性。
这种环境培养了他自信直率的性格,但也让他习惯了用理性思考问题,有时会忽略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他是那种认定目标就会全力以赴的人,但在感情方面,却会因为过于尊重对方而显得犹豫不决。
赵小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拍。
她早就注意到这个总坐在教室后排的男生,却从未想过会有交集。
"赵小雨,中文系。"
她简短地回答,下意识地理了理鬓角的碎发。
为准备课堂展示,他们连续一周每晚都去图书馆讨论。
赵小雨发现张毅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大咧咧。
他做事认真,思维缜密,总会在讨论时不经意地记得她提到的每一个细节。
"你上次说喜欢抹茶拿铁,顺便给你带了一杯。"
第三次见面时,张毅推过来一杯饮料,耳根微微发红。
小雨惊讶地接过,"谢谢,你怎么知道我在图书馆?"
"看你朋友圈发了定位。"张毅迅速低头翻书,假装专注于资料,但那泛红的耳根出卖了他的紧张。
小雨抿嘴轻笑,心里泛起一丝甜意。
她注意到张毅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衬衫,很衬他的气质。
这一刻,她内心那个总是告诫自己"不要期待太多"的声音暂时安静了下来。
展示那天,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台下响起掌声时,张毅转向小雨,眼睛亮晶晶的:"合作愉快。"
那一刻,小雨感觉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轻轻动了一下,像是沉睡已久的花苞终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但她很快压制住了这种悸动,告诉自己这只是项目合作带来的短暂默契。
自此之后,图书馆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见面地点。
小雨总会提前到,在靠窗的位置放下自己的水杯,旁边的空位则放上一本不常用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