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仔细审视那寥寥无几的信息,试图拼凑出他如今的轨迹。共同好友曾无意提过,他在一家银行做技术相关的工作,生活按部就班,隐约透出一份闲散。她甚至能从只言片语中模糊推测出他的收入水平。

一种微妙甚至略显不堪的优势感悄然浮起——无论经济上还是社会地位上,她似乎仍过得比他轻松。

这认知竟莫名赋予她一丝底气。

"那天?"

记忆骤然倒带回2015年。许多细节已然模糊,只剩下一些朦胧片段。那时她刚参加工作,从北京返回家乡,而顾开仍在市内读大三——他高中复读了两次。她主动去学校找他,依稀记得他带她去了KTV,她唱歌时他坐在几米之外静静听着。却突然逼近,吻了她。她没有抗拒。

之后的一切顺理成章。他带她走进一家偏僻简陋的小旅馆。苏真清楚那是自己的第一次,至于他——复读时就有过女友,大学想必也有过情感经历——她并不在意。她本是来履行一句年少模糊的承诺,也带着某种自我完成的欢愉。尽管明白眼前青涩的男生并非理想归宿,但她并不奢求以后。

也许是不愿陷入纠缠,也感知到对方未必愿意被纠缠——彼时的他仍有明确的学业目标,打算考入更好的研究生院校。第二天清早六点,她悄悄起身,买票返回北京,将仍在睡梦中的顾开留在旅馆,并删除了他的手机号和QQ号——尽管那串数字她已悄然牢记。

"我要赶车。"她不愿再深究当年自己的真实心绪,一切早已失去意义。

"本来计划请你吃个午饭来着。"他回复得很快,语调仍带着记忆中那种懒洋洋的意味,仿佛他们昨日才刚刚聊过。

话匣一旦打开,积压十年的生疏被一种突兀的熟稔迅速冲淡。他们谈起高中时严苛到离谱的班主任,校门口早已消失的零食摊,各自所在城市糟糕的交通。

他说话的方式未曾改变,依旧掺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拽。原来他这么健谈,从前竟未察觉。苏真对着屏幕不自觉扬起嘴角,那笑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连她自己都微微一怔。

她已许久未曾这样笑过。

这片刻的、纯粹的愉悦,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她暂时忘却待完成的需求和家中等待的孩子。她觉得自己变得轻盈,仿佛正藉由这细微的网线,短暂逃离那个被"母亲"、"员工"、"女儿"、"守护者"等身份层层捆绑的苏真,重新触摸到某个更简单、更自我的灵魂本体。

2 心跳加速的讯号

“真真,我带两个孩子回老家住段时间吧。”

苏真动作一顿。母亲坐在地垫上,眼神认真却带着恳切:“在家里我还有你爸帮帮手。在这里,白天你上班后我都没人说话,总觉得有些孤单。”

“妈,小宝才8个月,我怎么放心?”她下意识反驳,心里却微微一颤。

母亲继续耐心分析:“我跟你公婆一边带一个。小宝作息被之前阿姨调得很好,我带得了;大宝可以在老家上幼儿园,你婆婆能行。”她看着女儿,语气温和却不容回避,“这样你也好专心工作。房子可以简单收拾租出去,你一个人租在公司附近,方便又省心。”

苏真不是没想到这个方案,但都因为心烦只是一闪而过。但此刻,她开始认真权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