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和导师的团队一起,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最终,在我们聚焦的 AI 医疗影像的早期智能诊断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开发的算法模型,在精准度和效率上,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论文发表在了顶级期刊上,引起了业内不小的轰动。

答辩通过,我顺利拿到了那本沉甸甸的博士学位证书。抚摸着上面烫金的字体,百感交集。

临别在即,导师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他看着我,目光里有骄傲,也有不舍。

「见微,你这三年的努力和成果,我都看在眼里。」他递给我一杯茶,语气温和却郑重,「现在,是时候让这项技术走出实验室,去真正地帮助更多的人,也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了。」

他顿了顿,说:「我给你引荐一个人。」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气质沉稳,眼神锐利却并不逼人,带着一种久经商场却依旧保有几分书卷气的独特气场。

「这位是沈聿深先生,」导师介绍道,「聿深资本的代表,他们对前沿的 AI 医疗技术非常感兴趣,一直在寻找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深度投资。」

沈聿深伸出手,声音低沉而清晰:「林博士,久仰。你的研究成果和论文,我都仔细拜读过,非常钦佩。」

导师在一旁笑道:「聿深可不是一般的投资人,他是斯坦福计算机和金融的双料天才,眼光毒辣得很。他看好你的技术,也看好你这个人。」

我瞬间明白了导师的深意。他不仅为我铺平了回学术的路,如今,更要为我搭起一座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桥。

沈聿深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聊起了技术商业化路径、市场前景和可能的合作模式。

「林博士,」会谈结束时,他再次伸出手,眼神坦诚而充满信任,「你的技术是我见过最具前瞻性的,你的决心我也看到了,我相信你的能力,聿深资本一定会全力支持这个项目。」

我们成为了紧密的合作伙伴。他出资,我出技术;他负责战略布局和资本运作;我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我们共同创立了「溯光科技」。

我知道,这是导师对我特殊的关照,是他对我天赋的珍惜和对我这些年遭遇的不平。但这三年来,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以及最终拿出的、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硬核技术,才是我能站在这里,与沈聿深平等对话、并肩作战的真正底气。

两年的时间,在溯光的高速发展中度过。

一场行业峰会上,衣香鬓影,流光溢彩。

我和沈聿深一起步入会场,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人群,轻易就捕捉到了那个熟悉又狼狈的身影。

江临。

他身边果然跟着那个姓苏的女人——苏晚晞。

他眉宇间的憔悴和焦虑难以掩饰,昂贵的西装也盖不住那股从内里透出的颓败。

他看到我,明显怔住了,眼神里闪过难以置信的惊讶,应该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我吧。

他几步走上前,脸上挤着假惺惺的表情:「微微?你怎么会在这里?这几年你都去了哪里?」

我看着他,心底只剩一片冰冷的荒谬。他如果真有一丝想知道我的去向,过去这几年,怎么会连一个电话、一条微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