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记忆中的家属大院
小时候的地方是一个标准的家属大院,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砖墙,瓦片顶,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朴实和温暖。
大院的路面是水泥铺就的,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不平。下雨的时候,总会积起一个个小水洼,孩子们穿着雨鞋在里面踩来踩去,水花四溅,笑声不断。四合小院的墙上斑斑驳驳,露出了里面的砖块,墙头上总是有着不知名的杂草在风中摇曳。
时常有野猫在墙头上游走,它们身手矫健,眼神警惕,偶尔会停下来晒太阳,慵懒地舔舐自己的毛发。而墙的上空是蛛网般的陈旧电线和从这棵树到那棵树拉就的铁丝,上面晾晒着被褥、衣裳、裤衩,在阳光下散发出洗衣粉的清香。
树是伤痕累累的,拴紧的铁丝早已深深地隐在树皮之内,成为了树的一部分。夏天的时候,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叫着,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漫长。孩子们在这里玩耍,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跌倒了,站起来拍拍身子,继续跑着,闹着,吵着。他们的笑声清脆而响亮,穿透午后的闷热,传得很远很远。
黄昏的时候,大人们会站在院中大声呼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小明,回家吃饭了!”“小丽,快回来,天都快黑了!”那声音此起彼伏,带着各家各户的烟火气。孩子们闻声便会从各个角落钻出来,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明天再玩。
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谁家炒了辣椒,呛得人直打喷嚏;谁家炖了肉,香气四溢,惹得人口水直流。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自小时候离开这里之后的很长时间中,我一直认为这里就是我的天堂,是我困了,倦了就可以回来的小窝。在那里的每一天都那么漫长,那么充实,仿佛永远也不会结束。
五、消失的天堂
但是当若干年后,我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的时候,这里的一切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的轰鸣,灰尘的弥漫,人声的杂乱。推土机、挖掘机发出巨大的噪音,无情地推倒一堵堵红墙,砸碎一片片瓦砾。曾经充满生机的大院,如今变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我站在围挡外,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