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09-09 04:30:06

差评。

其次,细节失真。

江亦辰那种人,怎么可能喝雀巢速溶?

他办公室里那台咖啡机,贵得能买我十年份的咖啡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间线错乱。

帖子里说上周三J先生和我“在茶水间进行了长达五分钟的深情对视”,

可我上周三明明在异地出差,修复分公司的数据库雪崩。

就在我准备将这篇“漏洞百出的垃圾代码”扔进碎纸机时,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顶楼CEO办公室的专线。

“林安,上来一下。”

江亦辰的声音和平时一样,冷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很好,看来是“线上bug紧急修复会议”。

我抓起那张A4纸和我的笔记本电脑,走进了电梯。

江亦辰的办公室一如既往,像个设计杂志的样板间,

黑白灰色调,线条凌厉,唯一的色彩来自于落地窗外广阔的天空。

他本人就坐在那张能当乒乓球台用的办公桌后,

穿着一身高定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整个人都在“我很贵,离我远点”的氛围里闪闪发光。

我有时真的很佩服他,能把这么多时间浪费在维持这种精致的表象上。

这些时间,拿来优化一下算法的性能,公司的估值说不定又能往上提一提。

“江总,找我有事?”我开门见山。

他没说话,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我桌上的那份帖子,他面前也有一份。

然后,他用那双足以让任何AI面部识别算法都给出满分的深邃眼眸看着我,

眼神复杂得像一团待解的耦合代码,缓缓开口:

“你有什么看法?”

来了,经典的开放式提问。

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我立刻开始分析这个需求的本质。

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输出”?

方案A:表现出女性的娇羞和愤怒,谴责造谣者。

优点:符合常规社会预期。

缺点:浪费时间,无助于解决问题。

方案B:表现出委屈,寻求老板的安慰和保护。

优点:或许能博取同情。

缺点:极有可能被认为是矫情,影响我的职业形象。

方案C: 给出专业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优点:高效,直接,符合我的首席工程师人设。

缺点:……好像没什么缺点。

“江总,”我

扶了扶防蓝光眼镜,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他,同时把手里的A4纸放在桌上,语气冷静得像在做项目复盘,

“关于这篇帖子的看法,我已经写好了初步的预案。”

江亦辰愣住了,目光从我脸上,缓缓移到我的电脑屏幕上。

我开始汇报:“首先,动机分析。这篇帖子表面上是八卦,实则是商业诽谤。

它选择在我们即将进行A轮融资的关键节点发布,意图非常明显:

通过制造管理层的负面新闻,扰乱军心,动摇投资人的信心。

其次,技术分析。

我初步判定,发帖人对我们的内部网络架构有一定了解,但水平不高,留下了好几个明显的代理服务器痕跡。

我刚才回溯了一下发帖IP,最终指向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矩阵科技’的服务器。最后,是我的应对策略建议:

一,立刻启动内部信息安全自查,排查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