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将领面露喜色:“果然如此!敝国国主早已听闻圣僧大名,知您今日驾临,特命末将前来迎迓,请圣僧移步皇宫,国主已设下素宴,为您接风洗尘!”

唐僧正欲推辞,那将领已是热情相邀,师徒四人见此,也不好拂了对方美意,加之也想探探这“小儿国”的究竟,便答应下来,随着侍卫向皇宫走去。

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唐僧细观两旁行人,方才被祥和景象所吸引,未曾留意细节,此刻经悟空提醒,再仔细看去,果然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街上的成人,尤其是那些看似农户、工匠的劳苦大众,大多面色蜡黄,身形消瘦,眼窝深陷,一副长期营养不良、操劳过度的模样。与他们身边那些穿着鲜艳、蹦蹦跳跳、看似健康活泼的孩童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僧心生怜悯,向身旁引路的侍卫将领问道:“阿弥陀佛。将军,贫僧见贵国许多百姓,似乎面有菜色,身形羸弱。莫非是今年收成不佳,遇到了灾荒之年?若果真如此,我佛门子弟,愿尽绵薄之力。”

那侍卫将领闻言,脸上却露出一种近乎狂热的自豪神情,他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回答道:“圣僧多虑了!并非灾荒,此乃我‘小儿国’之国策,是我等国民自愿为之!”

“自愿为之?”唐僧更加不解。

“正是!”将领解释道,“我国国主英明,深知‘少年强,则国强’之理。故而提出‘小儿强,则国强’的圣训,举国上下,一切皆以养育、培养下一代为重!这些农户工匠,他们省吃俭用,将收获的粮食、做工的酬劳,几乎全都拿去换取那些最滋补、最营养的物品,给他们的孩子补身子了!所以你看,上一辈的人身体难免消弱些,但这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坚信,等下一辈的孩子们都茁壮长大,成为栋梁之材,我‘小儿国’必将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唐僧一听,顿时肃然起敬,先前心中的些许疑虑也被这番“大义”冲淡了许多,他双手合十,由衷感叹道:“善哉!善哉!原来如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贵国国主真乃仁德之君,贵国百姓更是深明大义,甘愿奉献!这是多么朴实崇高的人民啊,劳碌一生,心血尽付,只为下一代能茁壮成长!此等情怀,感天动地,贫僧敬佩之至!”

孙悟空在一旁冷眼旁观,听着将领慷慨激昂的陈述和唐僧的感慨,他那双能看透虚妄的火眼金睛,却从那将领眼底深处,捕捉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无奈。再看那些面带菜色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除了麻木的辛勤,似乎还有一种被某种巨大信念裹挟下的盲目与压抑。家家户户屋顶那诡异的黑灰色雾气,似乎也更浓郁了一些。

第二回:贾楼易粟农户蒙昧

师徒四人随着侍卫继续前行,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正行走间,忽见前方出现一座极其奢华炫目的酒楼。这酒楼高达三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阳光照耀下,琉璃瓦烁烁放光,几乎令人不能直视。门前车马喧阗,宾客如云,皆是衣着光鲜之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酒楼的牌匾,竟是以紫檀为底,四周镶金嵌银,中间以珍珠玛瑙拼出四个大字——“贾氏酒楼”,端的是富丽堂皇,气派非凡,与周围相对朴素的民居店铺形成了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