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祥瑞临城妖氛罩顶
唐僧师徒四人立于巍峨城楼之下,仰首望去,但见城墙高耸入云,堞垛连绵不绝,城头旌旗招展,守军甲胄鲜明。城门洞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端的是一派繁华盛世景象。然而,那悬于城门正中央的巨大鎏金牌匾上,却龙飞凤舞地书着三个大字——“小儿国”。
唐僧勒住白龙马,手搭凉棚,细观那牌匾,眉头微蹙,面现不解之色。他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却从未在哪本典籍中见过以“小儿”为国名的记载。这国势如此雄壮,人民这般富庶,怎会取了这样一个看似儿戏的称号?莫非其中另有深意?或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悟空,”唐僧唤道,“你见多识广,可知这‘小儿国’的来历?”
孙悟空正蹲在路旁一块大石上,手搭金睛,眺望城中气象,闻言嘿嘿一笑:“师傅,您老人家都不知道,俺老孙一个粗人,哪里晓得?不过这名字倒是趣致,莫非这国里全是奶娃娃当家做主不成?”说着,自己先乐了起来。
猪八戒撅着长嘴,哼哼道:“管他小儿大国,有好吃好喝便是好国!师傅,眼看日头当午,俺老猪的肚子早就唱起空城计了,快快进城寻个斋饭铺子才是正理!”
沙和尚在一旁憨厚地点头,默默整理着行李担子,一如既往的沉稳。
正疑惑间,一位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老伯从城内蹒跚而出。唐僧连忙下马,上前一步,单手为礼,恭敬问道:“阿弥陀佛。老施主请了。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地,见贵国气象万千,城郭宏伟,实乃罕有之盛世。然则国号‘小儿’,着实令贫僧费解,万望老施主不吝赐教,解我愚蒙。”
那老伯停下脚步,将唐僧上下打量一番,见其宝相庄严,举止有度,身后跟着的三个徒弟虽形容各异,却也都非凡俗,便还了一礼,笑道:“原来是大唐来的高僧,失敬失敬。长老有所不知,我们这国啊,原本不叫这个名儿。想当年,太祖皇帝开疆拓土,定鼎中原之时,国号本是‘天朝上国’,威震四方。只是如今年月不同喽,现今啊,是改名叫‘小儿国’喽!”
“改名?”唐僧愈发好奇,“却不知为何要改作此名?”
老伯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一种既自豪又略带复杂的神情:“这个嘛……说来话长。总之啊,如今国主有旨,一切为了小儿。长老进城一看便知。”说完,似是不愿再多言,点头示意后,便拄着拐杖缓缓离去。
唐僧闻言,沉吟片刻,方才恍然道:“哦——原来并非原本就叫小儿国,乃是后来改名的缘故!善哉,想必是贵国国主格外重视子嗣传承,人丁兴旺,方以‘小儿’为号,倒也是一片拳爱之心。”
孙悟空却在一旁抓耳挠腮,一双火眼金睛滴溜溜乱转,嘀咕道:“改名?改得如此古怪,怕是有些名堂。”
师徒四人于是牵马挑担,步入城中。一进城门,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唐僧赞叹不已。但见街道宽阔平整,以青石板铺就,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绸缎庄、金银铺、酒楼、茶肆,应有尽有,货物琳琅满目。街上行人如织,男女老幼,个个衣着整洁,面带笑容,见面相互揖让,言语温和。更有许多孩童在街边空地嬉戏玩耍,笑声清脆悦耳。真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祥和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