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雨夜急救的匿名患者

深夜,时针悄然滑过凌晨1点17分的刻度,上海浦东仁济医院的急诊科抢救区,宛如一座被黑暗与紧张氛围笼罩的孤岛。白炽灯散发着冷冽的光,将每一寸空间都照得透亮,却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林羡,这位在急诊科摸爬滚打多年的女医生,身姿挺拔地站在抢救室门口。她那件洁白的大褂上,肩头还星星点点地沾着前一个病人的血迹,宛如夜空中闪烁的诡异星辰。发尾不知何时松散了两根,软软地贴在脖颈上,带来丝丝痒意。可此时,她顾不上这些琐碎,只是下意识地抬手看了眼腕表,心中默默盘算着,距离交班还差十三分钟。连续六小时的连轴转,就像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她的身体虽已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依旧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她正琢磨着去茶水间灌下半杯速溶咖啡,给自己那早已疲惫的神经来上一针“兴奋剂”,就在这时,调度台那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如战鼓般的广播:“急诊接无名患者,男性,三十余岁,突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救护车五分钟后到院,初步判断急性气胸,准备穿刺!”

这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寂静的抢救区瞬间炸开。林羡的脚步猛地一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了衣角。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转身,大步流星地朝着抢救区走去。那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命运的鼓点上。

“林医生,您不下班了?”护士小张从分诊台探出脑袋,脸上满是疑惑与关切。

“等会儿再下。”林羡头也不回地应道,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说话间,她已经一把拉开抢救室的门帘,顺手将听诊器塞进白大褂口袋。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金属头,一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却也让她混沌的脑子瞬间清醒了几分。

气胸,这个在急诊科如恶魔般的病症,最怕的就是拖延。高压气体就像一群疯狂的野兽,无情地挤压着脆弱的肺部,一旦肺部被压塌,人就会像被活活闷在密不透风的罐子里,痛苦地挣扎直至死亡。而黄金抢救期,仅仅只有三十分钟,晚一分钟,患者就可能永远地戴上呼吸机,与这个世界失去自由交流的权利。

林羡一边迅速戴上手套,一边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抢救流程:穿刺包、局麻药、消毒液、负压引流瓶……每一个物品都如同战场上的弹药,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到位。护士们也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推来氧气面罩,心电监护仪发出“滴滴”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生命的倒计时,让整个抢救室的空气都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不一会儿,救护车呼啸着停稳在门口,担架如同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方舟,被迅速推进抢救室。患者脸色如同一张被墨汁浸染的白纸,青得发黑,嘴唇泛着诡异的紫色,呼吸又快又浅,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拉扯着破旧的风箱,发出“呼哧呼哧”的声响,让人揪心不已。林羡急忙凑近一听,右肺呼吸音几乎消失殆尽,这正是典型的气胸表现,如同黑暗中传来的危险信号。

“血氧82%,呼吸频率38。”护士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迅速报出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