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道,顾宸不会这么轻易放手。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首先,我察觉到,兆扬集团近期几个莫名遇到的、来自顾氏的商业刁难,一夜之间全部撤消了。合作方打来电话,语气从之前的焦头烂额变得轻松愉快:“奇了怪了,顾氏那边突然松口了,苏组长,是您这边做了什么吗?”
我握着电话,面无表情。不是我做了什么,是他顾宸做了什么。这种打一棒子再给颗甜枣的把戏,幼稚得可笑。
其次,我公司楼下的那辆黑色迈巴赫,变得雷打不动。每天我下班,它都准时停在那里。顾宸也不下车,也不打扰我,就只是坐在车里,沉默地看着大楼出口。每一次我走出来,都能感受到那道灼热的、固执的视线,像无形的枷锁,试图重新套回我身上。
我试过无视,试过从后门走,甚至试过让同事陪我一起出去对他视而不见。但他依旧每天出现,风雨无阻,像个幽灵,提醒着我那段无法彻底摆脱的过去。
这不再是暴烈的狂风骤雨,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围剿和压力。他在用他的方式“忏悔”,在用他的方式宣告他的存在和“所有权”。这让我感到窒息和烦躁。
同时,我心里关于那张照片的疑团也越来越大。当年收到它,我正处于被顾宸长期冷暴力的痛苦和自卑中,几乎立刻就认定了他的背叛,心灰意冷,从未想过要去深究其真实性。现在冷静下来回想,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发送号码是虚拟号,照片像素不高,角度也略显刻意,尤其是顾宸的表情,虽然是在笑,但仔细看,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和不自然。最重要的是,以顾宸的性格,他若真在外面有人,绝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还让人轻易拍到发给我。
一个荒谬的念头在我脑中逐渐成型:如果,那张照片是假的呢?
这个念头让我心惊,却也让我看到了一丝彻底解开死结的可能性。我不能只被动地承受他的纠缠和所谓的“弥补”,我必须主动去搞清楚真相。
我开始了自己的“调查”。我联系了当年在顾家工作、后来因为同情我而主动辞职的一位老佣人张妈,旁敲侧击地打听三年前顾宸的行踪。我甚至动用了自己以前积累的一些人脉,寻找顶尖的数字法证专家,想对那张照片进行技术分析。
这个过程很艰难,如同大海捞针。我既要瞒着顾宸,又要避开兆扬同事的耳目,尤其是李哲,我不能让他觉得我公私不分,陷在过去的感情纠葛里。
我的努力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工作上更加拼命,用实打实的业绩在兆扬站稳脚跟,确保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都有安身立命的资本;二是在暗地里,一点点剥开三年前的迷雾。
我像是在废墟上一点点挖掘,既希望能挖到证明我清白的宝藏,又害怕挖出的真相,是我无法承受的另一种残酷。
---
5 侦探与伪造的真相
就在我的私下调查进展缓慢,几乎陷入僵局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一切。
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门铃响起。我以为是我叫的外卖到了,没看猫眼就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却不是外卖员,而是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气质精干的中年男人,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