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大哥需要多少?俺这里有些,不够俺再去借。”
我心中一阵感动。原著中的武松对兄长可谓情深义重,亲眼所见更是令人动容。
“这些够了,等大哥赚了钱,双倍还你。”
武松摆手笑道:“大哥说哪里话,俺的钱就是你的钱。”
拿了钱,我立刻出门采购。阳谷县街道上车水马龙,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我矮小的身材在人群中穿梭,不时被人撞到,甚至有几个孩童指着我说笑。
“快看,三寸丁出来了!”
“卖炊饼的武大郎!”
我强忍着不快,告诉自己不必与孩童计较。当务之急是找到需要的食材和调料。
北宋时期的调味品有限,但我还是买到了芝麻、饴糖、猪油和一些香料。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种类似于现代酵母的老面引子。
回到家中,我立刻开始实验。和面、发酵、加料、造型...潘金莲起初还冷眼旁观,后来见我真弄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你这是做什么?”她看着我把面团捏成各种形状,忍不住问道。
“这是芝麻酥饼,这是糖火烧,这是肉馅饼...”我一一介绍,“我要让阳谷县的人知道,武大郎卖的不只是炊饼。”
经过几次失败,第一批新品终于出炉。香气飘满整条街,邻居王婆探头进来:“大郎,这是做的什么?香得很哩!”
我趁机送了她几个试吃。王婆尝后连连称赞:“了不得!大郎这手艺何时精进至此?”
武松回来后,也对我做的新饼赞不绝口:“大哥,这饼比从前好吃百倍!定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我挑着担子出门卖饼。起初人们还持怀疑态度,但尝过后纷纷掏钱购买。不到半天,所有饼销售一空。
“武大郎,明日多做些!我带朋友来买!”几个顾客临走时嘱咐道。
回家一数钱,竟是平日收入的三倍有余。潘金莲看着桌上的铜钱,眼神复杂:“倒是小瞧你了。”
我微微一笑,将一部分钱推到她面前:“娘子拿去添置些新衣裳吧。”
潘金莲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如此大方。她迟疑地接过钱,语气软了几分:“多谢大郎。”
夜里,我躺在床上,思考下一步计划。生意有了起色,但这还不够。按照原著,武松很快会被知县赏识,当上都头,然后出差...那时西门庆就会出现。
我必须在那之前,彻底改变我和潘金莲的关系,或者至少,让她没有理由害我。
几天后,生意越发红火。我租了个小铺面,不再走街串巷。武松有空就来帮忙,他力气大,揉面干活一把好手。
这天生意正好,忽然街上一阵骚动。有人高喊:“景阳冈上有大虫伤人!知县老爷悬赏打虎!”
我心中一震——来了!武松打虎的剧情要开始了!
我看向正在揉面的武松,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显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二郎,”我沉声道,“莫非你想...”
武松放下手中的活计,语气坚定:“大哥,那大虫害人不浅,俺既有些力气,就当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