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9-18 01:13:17

1.水晶灯下的异常信号

浩罗推开贝西西外滩店旋转门时,腕间百达翡丽的指针刚掠过七点。暖黄灯光裹着松露与黄油的香气涌来,水晶吊灯的光斑在雪白桌布上晃得人眼晕 —— 这是他第三次来这家 “米其林推荐高端现做餐厅”,前两次的探店视频还挂在 “舌尖判官” 账号置顶,三百万粉丝里有近万人因他的推荐专程打卡。

“浩先生,您的专属菜单。” 侍者躬身递来烫金封皮的本子,袖口贝西西 logo 泛着暗金光泽。菜单上,每道招牌菜都缀着醒目的 “现做” 注解:“慢煮澳洲和牛 —— 每日现切,低温慢煮六小时”“普罗旺斯海鲜汤 —— 清晨直送活鲜,现熬八小时汤底”。

浩罗的指尖在 “慢煮和牛” 字样上顿了顿。上周那个加密邮箱发来的邮件突然跳进脑海,正文只有一句话:“贝西西的‘现做’是骗局,他们在用预制菜骗钱”,附件里的进货单照片上,“和牛预制块”“海鲜汤预制包” 的字样旁,标着与菜单菜品对应的编号,批次号格式带着鲜明的工业生产痕迹。

“今晚主厨在吗?想请教下松露意面的酱汁配比。” 浩罗抬头时,恰好瞥见后厨入口的门缝 —— 没有传统厨房该有的油烟气,只有穿白大褂的人影匆匆闪过,更像实验室研究员,而非掌勺厨师。

侍者的笑容僵了半秒,随即柔下来:“抱歉浩先生,主厨在准备明早的食材验收,今晚由副厨负责。需要请他过来吗?”

“不必了。” 浩罗呷了口勃艮第红酒,舌尖漫过单宁的涩味。高档餐厅的主厨从不会缺席晚餐高峰期,更不会在非采购日安排 “验收”。他不动声色地用手机拍下菜单上的 “现做” 标注,指尖飞快发给助理小林,附带一句:“查贝西西母公司最近的供应链变动,尤其是中央厨房相关。”

菜品上桌时精致得像展品。和牛切开是均匀的粉红色,海鲜汤里的龙虾尾翘得弧度完美。但浩罗用银叉戳了戳和牛,心里的疑团更重了 —— 现煎牛排该有边缘焦脆、中心微温的温差感,可这块肉的温度从里到外几乎一致;海鲜汤的浮沫浮得规整,不像手工熬煮时会有的细碎泡沫,倒像工厂流水线统一调制的模样。

邻桌传来细碎对话,女孩皱着眉说:“今天的味道和上次不一样,牛排好像少了点焦香。” 男孩答:“可能换厨师了吧,不过上菜快多了,以前要等四十分钟,现在二十分钟就齐了。” 浩罗悄悄按下录音笔,这细微的异常,恰好印证了邮件里的怀疑。

结账时,3280 元的账单弹出瞬间,收银台电脑屏幕闪过一行代码:“TH-20251017-038”。浩罗的目光一凝 —— 这串编号的格式,和匿名邮件里进货单上的预制菜批次号完全吻合。

走出餐厅,秋夜的风卷着霓虹的光扑在脸上。手机震动,小林发来消息:“老板,查到贝西西母公司今年新增三家预制菜中央厨房,其中城郊食品工业园那家上个月刚投产,产能刚好匹配全国 36 家门店的需求。”

浩罗站在马路对面,望着贝西西落地窗外 “现做现享” 的巨型灯箱,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探店时的场景 —— 那时主厨还会亲自出来打招呼,后厨飘着烟火气,牛排边缘的焦痕带着手工的温度。他摸出手机,翻出三年前的菜品照片:老照片里的牛排酱汁分布不均,新照片里的每块牛排厚度误差不超过两毫米,连酱汁淋浇的轨迹都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