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09-18 01:09:03

小军从不还口,也尽量避免冲突。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要用成绩证明自己。但每次被欺负时,那种屈辱和孤独感都像针一样扎着他。他尤其害怕妹妹看到自己被欺负的样子,总是在小梅出现前就把眼泪憋回去,挺直瘦弱的脊梁。

“哥,他们为什么总欺负你?”有一次小梅还是看到了,红着眼圈问。

“没事儿,他们闹着玩呢。”小军摸摸妹妹的头,“你好好读书,将来考出去,去找爹。”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全村人聚集在唯一有电视机的人家院子里,看着屏幕里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十五岁的小军考上了县里的初中,他看着电视里的高楼大厦,突然想起了父亲——他也在盖这样的楼吗?

离家去镇上寄宿前夜,爷爷把他叫到跟前,郑重地递给他一个布包。

“你爹寄来的,说是最新式的。”

布包里是一台黑色的寻呼机(BP机),金属外壳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峻的光泽。

“爹说有了这个,就能找到他了。号码写在纸上了。”爷爷咳嗽着说。

小军的心怦怦直跳。五年了,他们终于有了一个能直接联系到父亲的方式。他小心翼翼地收起BP机,感觉像握住了一个希望。

县初中比村小学大了很多,但也意味着更复杂的境况。小军靠着助学金和爷爷省吃俭用的钱住宿。他依然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也是最穷困的学生之一。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吃着最便宜的饭菜,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差异显而易见。城里的同学谈论着新奇玩意、流行歌曲,小军却插不上话。这种格格不入让他成了新的目标。

“乡巴佬”、“土包子”成了他的新标签。以城里男生张强为首的小团体开始找他的麻烦。他们故意撞翻他的饭盒,在他的作业本上乱画,或者在他回宿舍的路上堵他,用语言羞辱他,有时甚至推搡几下。

“你爸是不是在城里捡垃圾啊?”张强又一次恶劣地笑着问。

“我爸在盖大楼!”小军第一次大声反驳,眼睛因愤怒而发红。

“吹牛吧!就你这样的?”张强哄笑着,一把将他推倒在地。

小军趴在地上,泥土混着屈辱的味道。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没有哭。他想起背包里那台冰冷的BP机,那是他与父亲唯一的联系,也是他尊严的最后防线。他不能倒下,他还要找父亲,还要照顾妹妹和爷爷。他默默爬起来,擦掉嘴角的泥土,一言不发地走开,留下身后更加猖狂的嘲笑。这种隐忍,在那些少年看来,更像是懦弱。

县城在这几年里飞速变化,新楼拔地而起,马路拓宽,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军通过书本和报纸,贪婪地了解着外面世界的一切,包括父亲所在的深圳——那个传说中一天一层楼的奇迹之城。

一个月后,小军终于攒够钱,跑到邮电局,颤抖着手给父亲的寻呼台发了第一条信息:“爹,我是小军,能通个电话吗?爷爷妹妹都好。”后面附上了学校门口小卖部的公用电话号码。

等待回电的日子漫长而煎熬。一有空,小军就守在小卖部旁边,生怕错过。一周后,电话终于响了。

“小军吗?我是爹。”电话那端的声音陌生而遥远,夹杂着巨大的轰鸣声,像是在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