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没看他,只是盯着那具终于安分的遗体。
她的世界观在崩塌,但某种新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正在废墟上萌芽。
“…五秒。”她轻声说,顿了顿,“我的极限。”
可她刚才,撑了不止十秒。
张玄愣了一下,随即低低地笑了起来。
“行。”
“接下来,查案。”
4 真相初现
化妆间里的空气依旧粘稠而冰冷,混合着酒精、朱砂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
刘经理指挥着几个胆战心惊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王老太的遗体暂时移送至隔离间,那根用红布包着的邪门银钗被单独放在窗台下,一小片阳光勉强照在上面,却仿佛比别处更黯淡几分。
家属的情绪在张玄几句半真半假的安抚(“已经暂时稳住了,找到根源才能彻底解决”)和苏清冷静专业的保证(“我们会查明原因,给逝者应有的安宁”)下,暂时平复,被请去休息室等待。
闲杂人等都退了出去。
只剩下苏清和张玄,以及一室狼藉和未散的阴气。
“现在,”张玄捡起掉在地上的棒棒糖棍,嫌弃地扔进垃圾桶,拍了拍手,“技术流,说说你的发现。”
他倚在操作台边,看向苏清,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戏谑,多了点探究。
苏清摘掉手套,露出微微发白但依旧稳定的手指。
她走到电脑前,调出王老太的档案和陪葬品接收记录。
“流程上,接收核对由前台小赵负责,签字确认后,放入临时保管柜,操作前由我取出并二次核对外观是否与登记相符、是否与妆容冲突。”
她指着屏幕上的电子清单和一张略显模糊的拍摄图片。
“登记记录和图片显示,家属最初提供的,是一根旧银钗,有明显磨损痕迹,款式是老式的兰花头。”
她又调出操作前她手机拍下的实物照片。
“但实际送到我这里的,是这根。”照片上的钗子,崭新,反光强烈,款式近似,却是牡丹头。
“外观相似度超过85%,若非特意比对细节,极易混淆。”她语气平静,像在做一个尸检报告,“尤其是在这种…情绪氛围下。”
工作能让她保持冷静。
张玄凑过来看屏幕,点点头:“偷梁换柱。手法不算高明,但抓的就是你们这种流程上的疏忽和…心理盲区。”
他手指点了点那张新钗的图片:“这东西,阴气重得很,是专门‘养’出来的,可不是随便哪个地摊能买到的。”
他看向苏清:“那个前台小赵?什么时候交接班的?”
“晚班是小赵,白班是另一位同事。”苏清查看排班表,“小赵下午五点下班。家属是下午四点半左右办理的手续并交付物品。”
“也就是说,东西是白天就被换了?或者…”张玄摸着下巴,“小赵下班后,有人动过保管柜?”
保管柜并非绝对保险,共用钥匙就在前台抽屉里,几个经理都有备用钥匙。
“刘经理…”苏清想起他之前的异常。
“他?”张玄嗤笑,“有那心,没那胆,更没那本事弄到这种‘养’过的邪门玩意儿。顶多是个知情不报或者被人当枪使的。”
他站直身体:“走,去会会那位小赵同志。”
小赵已经下班回家了,电话里听起来声音紧张又茫然,坚称自己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绝不可能出错,反复强调交班时东西肯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