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了数篇国内外文献,逻辑清晰,数据扎实,但通篇未下任何结论,只是提出“疑问”。
这些信息像投入水面的石子,
开始激起小小的涟漪。
逐渐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讨论。
紧接着,
星耀商贸最大的竞争对手“康源原料”,
突然精准地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和品质保证计划,直指星耀的核心客户群。
更巧的是,
税务和工商部门几乎在同一天收到了关于星耀商贸经营不规范和可能偷漏税的匿名材料。
星耀商贸老板王耀焦头烂额。
他原本只是想吓唬一下那个多嘴的小记者,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怎么突然之间,所有麻烦事像约好了一样扑过来?
他怀疑是竞争对手搞鬼,但康源原料一向被他不放在眼里,哪有这种精准打击的能力?
他也怀疑过苏想,但调查显示她就是个普通白领,毫无背景。
他根本不会想到,
这一切的源头,来自于咖啡馆里那个他绝对注意不到的、如同背景板一样的男人。
陆臣只是在那天晚上听了苏想的叙述后,
花了不到半小时浏览了公开信息,就大致勾勒出了星耀商贸和王耀的运作模式、弱点以及对手的情况。
他像是一个高超的程序员,
找到了系统里的几个微小漏洞,然后轻敲键盘,输入了几段简洁的代码。
匿名邮件、论坛引导、信息投喂……
所有动作都通过无法追踪的跳板和代理完成,时机把握精准,信息投放恰到好处。
他甚至预测了王耀性格多疑且冲动,
在遭遇压力时,会首先怀疑并试图报复竞争对手,从而进一步激化矛盾,露出更多破绽。
结果就是,短短一周内,
星耀商贸声誉受损,客户流失,面临调查,王耀自顾不暇,
早就把苏想这号小人物忘到了九霄云外。
苏想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她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星耀商贸如何一步步陷入困境。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巧合、太有针对性了。
她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出陆臣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以及他那句轻飘飘的“知道了”。
绝对是他!
她找到陆臣,试图向他求证,语气激动又带着感激。
陆臣正在公寓楼的公共露台上给几盆长势普通的绿萝浇水,
闻言头也没回,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巧合吧。我什么都没做。”
“可是……”
“你安全了,就好。”
他打断她,放下水壶,转身从她身边走过,下楼回家。
苏想站在露台上,看着楼下。
夕阳给城市镀上一层金色,车水马龙,一切如常。
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一丝寒意。
那个人,用她无法理解的方式,
在谈笑间就轻易搅动了一场风波,
将一个威胁扼杀于无形,自己却片叶不沾身,退回绝对的寂静和普通之中。
他到底是谁?
第二部分:暗流涌动 - 棋局渐开
(一)
星耀商贸的迅速垮塌,
在本地的商圈里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涟漪,但很快便被新的新闻所覆盖,
仿佛一粒石子投入池塘,涟漪散尽后便了无痕迹。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