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碎重生稚子声
永安十三年,暮春。
京城西市的贫民窟,污水顺着青石板的缝隙蜿蜒,汇成细流绕开破败的木门。沈微婉在一阵剧烈的腹痛中睁眼,头顶是发霉的茅草,鼻尖萦绕着浓重的药味与霉味,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原主也叫沈微婉,本是京城望族沈家的嫡长女,三个月前家中遭人诬陷通敌叛国,一夜之间满门抄斩。她被忠仆拼死救出,却在逃亡途中动了胎气,早产下一名男婴后血崩而亡,恰好被来自现代的考古学家沈微婉占了身躯。
“呜……哇……”
微弱的哭声从身侧传来,沈微婉挣扎着侧过身,只见破木盆里躺着个瘦弱的婴儿,浑身皱巴巴的,只有巴掌大小,哭声细得像猫叫。心口骤然一缩,那是源自血脉的本能悸动,她伸出颤抖的手,轻轻碰了碰婴儿冰凉的小脸。
“宝宝不怕,娘在。”她的声音沙哑干涩,带着刚醒来的虚弱。
这便是她的孩子,原主用性命换来的骨肉。记忆中,原主临盆前还紧紧攥着一块半碎的暖玉,那是沈家的传家宝,据说能安神定惊,此刻正温温地贴在婴儿胸口。
“吱呀”一声,破旧的木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妇端着药碗走进来,看到沈微婉睁眼,惊得差点摔了碗:“小姐,您醒了?谢天谢地!”
这是救下原主的忠仆张嬷嬷,沈家灭门后,她带着原主一路乞讨到西市,变卖了最后一点首饰才换来了接生婆和这碗续命的药。
“嬷嬷,孩子……”沈微婉的目光离不开木盆里的婴儿。
张嬷嬷红着眼眶点头:“小公子没事,就是太弱了,接生婆说能不能活过今晚还两说。小姐,您可得撑住啊,沈家不能就这么没了!”
沈微婉接过药碗,苦涩的药汁滑入喉咙,却让她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她是研究古代玉器的考古学家,穿越前正在整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的文物,其中恰好有一块与沈家传家宝相似的暖玉。难道是这块玉引她来到了这里?
“嬷嬷,给孩子取个名字吧。”沈微婉轻抚着婴儿细软的胎发,“就叫沈念玉,念着沈家,也念着这块玉。”
“念玉……好名字。”张嬷嬷抹了把泪,“小姐您先歇着,老奴再去求求街坊,看看能不能讨点米汤给小公子。”
张嬷嬷走后,沈微婉把念玉抱进怀里,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仔细打量。孩子眉眼间依稀有沈家的影子,尤其是那双眼睛,紧闭着也能看出眼型狭长,像极了记忆中温润如玉的父亲。她将暖玉贴在孩子心口,指尖划过玉上残缺的纹路,忽然想起原主临终前的执念——找到沈家被抄没的宝藏,为家族洗刷冤屈。
沈家世代经营玉器,家底丰厚,传闻藏有一库稀世宝玉,却没人知道具体位置。原主的父亲曾说过,宝藏的线索藏在“珠联璧合”之中,可这四个字究竟指什么,谁也说不清。
夜幕降临,西市渐起喧嚣,赌坊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混杂着醉汉的怒骂声,透过单薄的墙壁传进来。念玉突然开始哭闹,小脸涨得通红,呼吸也变得急促。沈微婉急得满头大汗,她不懂育儿,只能笨拙地拍着孩子的背,哼起现代的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