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
婆婆的固执,正在把乐乐推向危险的边缘。
7
乐乐又一次拉肚子时,我没再往大医院跑,而是带他去了社区医院.
因为离家里近,医生王大夫是儿科老专家,平时乐乐打疫苗都找他。
王大夫给乐乐听了心肺,又查了血常规,眉头皱得紧:“孩子的肝酶有点偏高,虽然在正常范围边缘,但还是要注意。”
他看着我,“最近是不是给孩子吃了什么特殊的东西?比如加工食品、过期的零食?有时候这些东西不会立刻有反应,但会慢慢损伤肝脏。”
我心里一咯噔,想起刘桂兰的预制菜,却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我主要怕王大夫觉得自家婆婆不负责任,所以选择了隐瞒下来。
“没有特殊的,就是我做的辅食,有时候加蛋黄。”
王大夫点点头,开了点益生菌,又叮嘱:“要是再出现拉肚子、发烧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来医院,最好带份孩子的粪便样本,查得更仔细点。肝酶的事别大意,定期来复查,要是持续升高,就得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我把王大夫的话记在心里,回家后又跟刘桂兰强调了一遍,让她绝对不能再给乐乐吃预制菜。
刘桂兰嘴上答应着,可我上班后,还是偷偷从冰柜里拿了罐 鱼香肉丝。
她总觉得王大夫是小题大做,冻了两年的菜,怎么会伤肝脏?
8
晚上收拾厨房时,我在垃圾桶旁边发现了一张揉皱的收据,不是超市的购物小票,而是张手写的收据。
上面写着 “预制菜 10 罐,共计 200 元”,日期是 2021 年 12 月,落款是——老家兴旺作坊。
我心里纳闷,婆婆不是说这些菜是去年从超市买的吗?怎么会是老家小作坊的?而且日期还是 2021 年的?
我把收据展平,塞进了抽屉里,打算明天问问婆婆,可转头就被乐乐哭闹的声音打断,这事又被搁置了.
为了安心,在这之后,我会每天早上把一天的辅食都做好,分成三顿装在密封盒里,贴上标签,放在冰箱上层最显眼的地方,还特意在厨房装了个小监控。
不是不信任婆婆,是实在怕了孩子反复生病。
可监控里的恐怖画面,让我彻底寒了心。
9
上周五我在公司加班,快八点时,打开手机看监控。
办公室的荧光灯照在我的脸上,同事递过来的咖啡我都没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画面里,刘桂兰抱着乐乐坐在餐椅上,手里拿着个小碗,正往孩子嘴里塞红色的东西。
那不是我早上做的辅食!
我放大画面,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刘桂兰从阳台冰柜里拿出了一罐鱼香肉丝,倒在碗里,拌了点米饭,硬往乐乐嘴里喂。
孩子哭得脸通红,小胳膊乱挥,却被婆婆死死按住肩膀,一勺接一勺地喂。
“你给乐乐吃什么了?” 我的电话打过去,声音带着哭腔,还有抑制不住的愤怒,“我在监控里都看到了,你又给他吃预制菜!”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刘桂兰慌乱的声音:“我…… 我就是看他不爱吃辅食,给他换个口味。这菜没坏,我尝了,挺好的。”
“没坏?那是过期两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