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陷入沉默,只有低回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窗外,秋风再次扬起,几片银杏叶贴在玻璃上,像是偷听我们的对话。
“陈教授经常来?”我终于找到话题。那位老者是附近大学的退休教授,我的常客。
“嗯,他是我现在的导师。我正在跟着他做博士后的项目。”
我有些惊讶:“你不是已经在MIT拿到博士学位了吗?为什么...”
“为什么回来?”他接过话头,眼神飘向窗外,“国外再好,终究不是家。”
街角的路上,只有一片片飞舞的落叶。
又一阵沉默。这次是他先开口:“你呢?怎么开了咖啡馆?我记得你以前学的是建筑设计。”
我轻轻搅拌着咖啡上的奶泡:“毕业后做了几年设计,累了。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做点简单的事。”
“不像你的风格。”他直视着我的眼睛,“那时候你是我们系最有野心的。”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不小心打开了那扇我紧紧关闭的门。回忆汹涌而来,我几乎招架不住。
大学时的林深是风云人物,不仅因为长相出众,更因为他在建筑设计上的天赋。而我,苏晚,则是那个总和他争夺第一名的“竞争对手”。
我们从大二开始交往,被同学们戏称为“建筑系的冰与火之歌”——他冷静理性,我热情感性。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会一起进入顶尖事务所,成为设计界的黄金搭档。
直到大四那年。
“我记得你以前不喜欢喝咖啡。”他的话把我拉回现实,“说太苦了。”
“人总是会变的。”我轻声说。
秋雨,来得悄无声息。
谈话间,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行人加快脚步,雨滴在玻璃窗上划出蜿蜒的痕迹。
“下雨了。”他说。
“嗯。”我回应着,想起另一个雨天。
那也是秋天,我们在图书馆赶设计稿直到深夜。出来时发现下起了雨,他脱下外套举在我们头顶,我们笑着跑回宿舍区。在女寝楼下,他浑身湿透却还记得从怀里掏出完好无损的设计图...
“想什么呢?”他问。
“没什么。”我摇摇头,“雨天的回忆。”
他似乎也想起了什么,眼神柔软下来:“那时候...”
“老板,结账!”一位顾客的呼唤打断了他未说完的话。
我起身去结账,再回来时,他已经恢复了客套的表情。
“我该走了,陈教授还要带我参观实验室。”他放下杯子,取出钱包。
“不用了,我请客。”我说。
“那下次我请。”他自然而然地接话,然后我们都愣住了。
还会有下次吗?
告别,无需多言转身。
他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我很喜欢这里,以后...能常来吗?”
“开门做生意,欢迎所有客人。”我职业性地回答。
他点点头,推门走入细雨中。我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忽然有种冲动想叫住他,但最终只是站在原地。
“他好像就是你说过的那个前男友?”小悠——我的店员兼好友,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