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咱们老百姓说话顶什么用哦……”张奶奶叹了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店内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沪剧的唱腔还在悠扬地飘荡,此刻却显得有些沉重。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而冷静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及本市最新的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梧桐老街符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特色风貌的街区’的潜在认定标准。在未有明确规划和妥善安置方案前,任何商业开发行为都不得启动。”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坐在窗边的司寇砚书。
他不知道何时已合上了书本,目光平静地看向这边。他的话语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首先,各位邻居可以推举代表,正式向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住建委提交材料,申请对梧桐老街进行历史风貌评估。”他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深思熟虑的方案,“其次,要密切关注街道办事处的公告和意见征集会,积极、理性地表达诉求。 collective and rational expression(集体且理性的表达)是关键。”
他下意识地夹杂了一个英文词汇,随即自然地转换过来:“团结起来,依据政策法规,发出的声音才会被重视。”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苏卿卿。
他们没想到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仿佛置身事外的“怪”先生,竟然会突然开口,而且说出的话如此在理、如此有分量,一下子指明了方向。
李大爷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对啊!这位先生说得在理!咱们得按政策来!得去找!”
“对对对!申请评估!咱们老街可有年头了,肯定够格!”
“先生,您懂得真多!真是太谢谢您了!”张奶奶激动地连声道谢。
司寇砚书面对众人的感谢和惊讶,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必客气。”他淡淡地说完,目光转向苏卿卿。
苏卿卿此刻心中充满了惊讶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欣赏。她走到他的桌前,真诚地说:“司寇先生,谢谢您。您可真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也给了大家希望。”
“事实如此,循规办事即可。”司寇砚书的声音放缓了一些,他看了一眼窗外阳光下的老街,眼神似乎有瞬间的柔和,“这条街, quiet and beautiful(安静而美好),值得保留。”
苏卿卿注意到他又用了那个英文词组,这次她听懂了。
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斑驳的光影洒在古老的街道上,时光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
她心中一动,微笑着说:“是啊,这份安静和美好,正是最珍贵的。我给您续杯吧?算是我的一点谢意。”
司寇砚书收回目光,看了看杯中见底的咖啡,略微沉吟了一下,竟然没有拒绝,而是轻轻点了点头:“也好。麻烦依旧黑爵士。”
“好的。”苏卿卿端起咖啡杯,转身走向操作台。她的脚步似乎比平时更轻快了一些。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絮语。
这个早晨,似乎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和那位神秘先生破天荒的开腔,而变得有些不同起来。她隐隐感觉到,这位司寇先生,或许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漠。而守护老街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