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打开购物网站,开始前所未有地认真搜索起“参加正式场合穿搭女”,一边浏览一边喃喃自语:“这件是不是太老气了?这件又会不会太花哨?得买一套看起来既正式又不失朝气的……”

她又点开论坛的日程安排,看着那些高深莫测的议题名称——“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核”、“现实主义题材的拓展与边界”……她挠了挠头,赶紧打开文档,开始笨拙地构思可能需要的发言要点,虽然大概率根本没她发言的份,但万一呢?

接下来的几天,马小玲都处于一种亢奋又紧张的状态。她一遍遍练习着得体的微笑,模拟着可能遇到的对话场景,甚至对着镜子自我介绍:“您好,我是马小玲,是一名……网络作家,代表作是《与鬼交易以命暴富》……”

窗外阳光正好,照亮了她眼中闪烁的期待与光芒。她感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向她缓缓打开,门后是她从未接触过的、代表着“正统”与“认可”的文学殿堂。

“青年作家协会论坛……”她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扬起一个充满期待和干劲的笑容,“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个不一样的世界,也想让那个世界看看她。

-第四章冷眼与嘲笑-

马小玲站在富丽堂皇的论坛会场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奔赴战场的士兵。她身上那套新买的、略显拘谨的西装套裙,此刻感觉像是借来的戏服,哪哪都不自在。手里紧紧攥着的邀请函,边缘都快被她手心的汗浸湿了。

“冷静,马小玲,你能行!”她给自己暗暗打气,挺直了或许并不存在的腰板,迈步走了进去。

会场内冷气开得很足,光线是那种恰到好处的柔和明亮。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和一种…嗯…“文化人”的气息。衣着得体的男男女女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着,不时发出矜持而克制的笑声。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渊博、高雅,谈吐间不是“叙事结构”就是“人文关怀”,听得马小玲一阵阵心虚,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天鹅湖的丑小鸭,还是那种刚从泥地里打滚出来的。

她小心翼翼地找了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位置坐下,努力让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一双眼睛却忍不住好奇地四处打量。

“哇,那个是不是写过《黄土情深》的王老师?我在电视上见过他!”

“那边那位,是拿了文学奖的李女士吧?气场好强……”

她内心的小人儿在激动地尖叫,表面上却只能维持着僵硬的、礼貌的微笑。

很快,论坛间歇的茶歇时间到了。人群开始流动,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马小玲正犹豫着是去拿块小蛋糕还是继续装透明人,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男士端着咖啡杯,微笑着朝她走了过来。

“您好,看着面生,第一次来参加协会的活动?”男士语气温和,让人心生好感。

马小玲受宠若惊,赶紧站起来,有些慌乱地点头:“啊,是的是的,老师您好,我是第一次来。”

“欢迎欢迎,”男士笑容和煦,“年轻面孔越多越好。请问怎么称呼?主要创作哪方面的作品?”他旁边也围过来一两位看似好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