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根本不是白切鸡老不老的问题,也不是我餐馆打工妹身份的问题。

而是她早已为儿子物色好了更好的跳板,着急赶我走,好给资助人留位置。

可多么讽刺。她极力想要攀附的高枝,正是她极力羞辱的人。

我第一次见到周明轩,是在外公的樊记粤菜馆。

外公已经上了年纪,但是又不同意把粤菜馆关了,家里人又怕他老人家累坏了,妈妈和舅舅就雇佣我周末去给外公打下手。

于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学校和饭馆两头跑,等到了毕业工作了还是在公司和饭馆两头跑。

遇见周明轩是三年前。

一个大学生进来怯生生地问:“请问这里还招兼职吗?”

他眼神清澈却带着窘迫。

外公正在柜台后算账,头也没抬:“后厨帮工,一小时十五,包一顿晚饭,干不干?”

“干!我干!”年轻人连忙应下。

就这样,他留在了林记。

端盘子、洗碗、剥蒜,什么都做。

后来我从外公那里断断续续知道,他是附近美院的大二学生,家境不好,学费生活费都靠自己。

5 识人不清

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

我在我朋友的基金会资助名单里看到了他的名字。

所以到了后来我以基金会的名义匿名资助了他,金额足以覆盖他的学费和基本生活。

他始终不知道资助人是谁,只当是遇到了好心人。

我从未和他透露半点,在他眼里,我大概只是个家境一般,周末来餐馆打工的普通女孩。

再后来,周明轩开始追我。我知道他自尊心强,也珍惜这份不掺杂质的感情,从未透露自己的家世。

三年过去,他毕业了,进了一家设计公司实习。

昨天他兴奋地告诉我:“小凝,我妈想见见你,周末来我家吃个饭吧。”

我沉吟片刻,答应了。

是时候摊牌了。

我甚至开始考虑,如果他愿意,可以来粤市发展。

早上,我让基金会的助理小陈准备了些礼品送过去有上好的宋种茶叶,今年的纪念黄金钞,还有一套大师手工茶具,想着周阿姨应该会喜欢。

小陈回来后发信息说:「林姐,周阿姨收下礼品后,特意打听了资助人的年龄和性别,还一再追问是否可以安排见面...我说您今天可能会过去,她非常高兴。」

我当时笑了笑,但没太在意,以为他们只是好奇罢了,没想到存了这个心思。

如今,算了没什么好伤感的,识人不清罢了。

我直接拨通小陈的电话。

“小陈。”我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你现在立刻去周家,把今天早上送去的所有礼品,一件不少地给我要回来。”

电话那头,小陈明显顿了一下,但专业素养让她立刻回应:“好的,林姐。是以什么理由呢?”

“不需要理由。”我淡淡道,“如果他们问,就说资助人不高兴了。”

“明白。”

“另外,”我顿了顿,补充道,“从下个月起,我不再对周明轩进行资助了。理由嘛...就说资助对象已顺利完成学业,具备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