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归家与裂痕
腊月二十八,年关已至,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岁末的喧嚣和寒意,吹拂着这座北方小城。
火车站嘈杂的人流中,林晓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挤出了检票口。
半年的大学生活,让他身上多了几分都市的疏离感,但鼻腔一旦充盈起故乡冬日里那特有的、混合着煤烟和炊烟的味道,一种近乎本能的归属感便瞬间将他包裹。
他叫林晓,家里人都叫他“小林”,二十岁,正是渴望挣脱又依恋故土的矛盾年纪。
转乘公交车,窗外的风景从城区的繁华逐渐变为熟悉的多镇景象。
低矮的楼房、挂着红灯笼的商铺、偶尔掠过的覆着薄雪的田野……一切都在提醒他,家,近了。
推开那扇漆色略旧、贴着手写春联的院门,首先涌入鼻腔的,便是那无比熟悉、足以定义他心中“年味”的浓郁香气,那是母亲淑珍和奶奶秀芬在厨房忙碌了一整天的成果。
“爸,妈,奶奶,我回来了!”林晓扬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归家的雀跃。
“哎哟!我们家大学生回来了!”母亲淑珍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身,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眼角漾开细细的鱼尾纹,手还在围裙上擦拭着水渍。“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你奶奶念叨你一早上了!”
父亲建国从客厅走出来,接过林晓沉重的行李,脸上是惯常的、略显含蓄的笑意,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话语不多:“回来了就好。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林晓应着,目光已投向厨房方向。
蒸汽氤氲,几乎模糊了玻璃门后的景象,但那交织的香味却无比清晰:红烧肉浓油赤酱的醇厚咸香、清蒸鲈鱼淋上热油后迸发的葱姜鲜香、还有那独一无二的、来自奶奶秀芬最拿手的糖醋排骨的酸甜焦香……
它们复杂地缠绕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名为“团圆”的、具象化的温暖味道,瞬间驱散了他一路的疲惫和寒意,带来一种沉入心底的安心。
客厅里,亲戚们已经来了不少,二叔一家、小姑一家,二叔和小姑家都在很远的地方,由于离老家很远平时工作又很忙,好多年也不回家一次,今年过年难得聚在一起。
孩子们在追逐嬉闹,大人们围坐着嗑瓜子、聊天,电视里播放着喜庆的迎春节目,音量开得不大,充当着热闹的背景音。一切都和他记忆中每一个除夕前夜如此相似,一种令人舒适的、循环往复的节律感。
“小林回来了!快让小姑父看看,嗯,又精神了!大学就是养人!”小姑父嗓门洪亮,性格豪爽,他笑着站起身,在沙发上的公文包里神秘兮兮的拿出了几瓶啤酒,琥珀色的液体在金黄的灯光下荡漾,泛起细密的白沫。“来得正好!咱爷俩得喝一个!大学生了,是大人了,男人嘛,就得会这个!”
小姑父的热情不容拒绝,笑着递过来那瓶满溢着泡沫的啤酒,他脸上习惯性地挂起礼貌的、略显腼腆的微笑,下意识地伸手去接。
大学里的几次社团聚餐,他并非滴酒未沾,虽然谈不上喜欢,但也知道在这种场合,偶尔的迎合是必要的社交礼仪。
但是在这个家里有着禁忌一样的事情,小姑父不经常登门他是不清楚的,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