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谢过老板,心中已有计较。

当夜子时,我提前来到废院外,藏身老槐树上。

月光如水,洒在破败的院落中。那棵老槐树枝桠虬结,在夜风中微微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

我屏息凝神,等待队伍出现。

不久,门扉轻启,赶尸人引队而出。待队伍远去后,我悄悄滑下树来,翻墙入院。

院子不大,却阴森得很。正屋门窗破损,蛛网遍布。我点燃随身带的蜡烛,小心探查。

屋中空荡,唯墙角有一口黑漆棺材,盖子上积满灰尘。我四下查看,未见异常,正欲离去,忽被绊了一下。

低头一看,地上竟有一块活板。我掀开活板,露出一个向下的阶梯。

暗道阴冷潮湿,深不见底。我犹豫片刻,还是举烛而下。

阶梯尽头是一条石砌甬道,两侧各有四扇铁门。我推开一扇,烛光映照下,惊得几乎叫出声来。

室内整齐站着三具尸体,面色青灰,额贴黄符,正是夜间游行的那般模样!

我连退数步,脊背发凉。强定心神后,我一间间查看,八扇门内各有一至三具尸体,皆贴符站立, silent而诡异。

最里间有一张木桌,桌上散着朱砂、黄纸和毛笔,俨然是制符之所。桌下有一铁箱,未上锁。

箱中是一本笔记和几张旧照片。照片中是集体合影,背景似是某个军营,人物皆着军装。笔记扉页写着:“巡防营第三队花名册”。

我翻阅笔记,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民国初年,本地曾驻有一营官兵。后来军阀混战,上司下令该营夜袭敌阵,实则借刀杀人,欲除去这不听调遣的部队。全军覆没,无人生还。

笔记最后有几页新增内容,字迹不同,墨迹尚新:

“...冤魂不散,尸身不腐...不得已行此下策,每夜引其行走,以安魂灵...待怨气渐消,方可入土为安...”

正在此时,忽闻脚步声自甬道传来。我慌忙吹灭蜡烛,躲入桌下。

来者正是那赶尸人。他手持油灯,至桌前坐下,长叹一声,竟开始喃喃自语:

“...十年了,究竟还要多久...兄弟们,我实在累了...”

语声中,他缓缓摘下面具。

灯光映照下,我看清他的面容——竟是藏书阁的文老!

我惊得呼吸一窒,弄出了些许声响。

“谁?”文老厉声喝道,猛地起身。

我知道藏不住,只得从桌下爬出,尴尬道:“文老,是我。”

文老先是震惊,继而长叹:“终究还是被人发现了。许先生,你可知闯了多大的祸?”

我歉然道:“晚生只是好奇...这些尸体,莫非是当年那营官兵?”

文老点头,神色悲戚:“他们都是我的弟兄。当年我因留守营地,侥幸逃生。后来发现他们的尸体竟不腐不烂,方知怨气太重,不肯安息。”

“所以您就用赶尸术,每夜引他们行走?”

“这是唯一的法子。”文老道,“赶尸术不仅能驱尸行走,更能安抚怨魂。每夜带他们行走故道,是为消解其执念。十年了,原本已见成效,怨气渐散...如今被你撞破,怕是前功尽弃。”

我愧疚难当,连声道歉。

文老摇头:“也许这是天意。许先生,你既已介入,便需助我了结此事。”

原来,这些尸身中怨气最重的是队长。他因遭背叛,誓要复仇,怨念深重,影响着其他魂灵。唯有化解他的怨气,众魂才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