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黑水初闻锣

民国十二年的秋天,我提着唯一的皮箱,踏上了黑水镇的土地。

从北平南下的火车辗转月余,最终停在了湘西的这个小站。站台上只有寥寥数人,大多是当地山民,穿着靛蓝染的土布衣裳,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外乡人。

“先生要去哪里?”一个挑夫模样的汉子用生硬的官话问道。

我展开皱巴巴的信纸:“黑水镇,请问该怎么走?”

汉子眯眼看了看,指向西边:“还有二十里山路哩。这时候出发,天黑前能到。”

我谢过他,花了两个铜板雇了辆驴车。车夫是个沉默的老头,一路无话,只偶尔挥鞭驱赶慢吞吞的驴子。

山路崎岖,两旁是茂密的竹林和杉木林。越往深处走,雾气越浓,仿佛有白色的纱幔在林间飘荡。偶尔能看见几处吊脚楼,依山而建,底层悬空,黑瓦木墙,颇有古意。

“黑水镇到了。”车夫突然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眼望去,只见前方山谷中散落着百来户人家,清一色的黑瓦屋顶,被群山环抱。一条溪流穿镇而过,水色深黝,想必就是“黑水”之名的由来。

镇子比我想象的还要小,只有一条主街,铺着青石板,两侧是些店铺:杂货铺、药铺、茶馆、铁匠铺...大多门面简陋,客人稀疏。

我在镇中心租了间临街的小屋,月租只需三块银元。房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收钱时特意嘱咐:“晚上早些关门,我们这里...天黑后不太平。”

我以为是山间多野兽,并未多想。

小屋虽旧,但还算干净。一桌一椅一床,墙角有个小灶台。推开木窗,正对着街道,可以看到来往的行人。

安顿好后,我去对面茶馆吃了碗面。掌柜是个胖胖的中年人,听说我是北平来的,顿时来了兴致。

“北平好啊!皇帝住过的地方!”他一边擦桌子一边说,“许先生怎么想到来我们这小地方?”

我苦笑:“家道中落,投亲不遇,只好随处安身。”

掌柜点头表示理解:“黑水镇虽偏,但物价便宜,过日子还是可以的。就是...”他欲言又止,“就是晚上少出门为好。”

又听到类似的提醒,我不禁好奇:“可是有什么缘故?”

掌柜支吾几句,转而问道:“许先生可有什么营生手段?”

“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

“那好办!”掌柜拍手,“镇上正缺个代写书信的。老王头去世后,大伙要寄信都得跑县城哩!”

就这样,我在黑水镇安顿下来。每日在窗前摆张桌子,替人写信、写对联、记账,收入虽薄,但足够糊口。

镇民大多淳朴,对我这个外乡书生既好奇又尊重。渐渐地,我也熟悉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黑水镇最特别的是终年不散的雾气。无论晴雨,总有薄雾萦绕在山间、溪畔,甚至弥漫到街道上。镇上的老人说,这是黑水河的呼吸,是千百年来积聚的天地灵气。

但我总觉得,这雾气中透着说不清的阴森。

如此过了半月,一个雨夜,我终于明白了那些警告的含义。

那晚雨下得极大,砸在瓦片上噼啪作响。我正伏案替人抄写家书,油灯忽明忽暗。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锣声。

铛——铛——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