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一出,乔铮自己都觉得有点刺激,有点……爽?想象一下岳飞在前线忐忑不安等待召回令,结果等来一顿表扬和慰问,那场面该有多戏剧性?
对!就这么干!走昏君的路,让昏君无路可走!不对,我现在就是“昏君”本君,那就让我来玩一波“阳奉阴违”的骚操作!
决心已定,赵构(乔铮)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那是一种改变历史的参与感和使命感。他走到桌案前,看着那些精美的御用文具,深吸一口气。
“来人!”他模仿着原主记忆里的语气,尽量平稳地朝殿外唤道。
一名内侍太监立刻悄无声息地小跑进来,躬身听命:“大家(唐宋时期对皇帝的称呼之一),有何吩咐?”太监的声音带着一丝谄媚和小心翼翼,似乎也察觉今晚的“官家”有些不同,但具体哪里不同,又说不上来。
“研墨,备旨。”赵构的声音刻意压得低沉,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味道,“朕要发一道金牌急脚递,往岳飞军前。”
内侍心中一震,果然!白日里官家与秦相公等人商议的就是此事!他不敢多问,连忙熟练地开始准备工作。
绢布铺开,墨香弥漫。
赵构提起御笔,感觉手腕有些微微颤抖,不是害怕,是兴奋。他略一思索,开始落笔。内容既要符合皇帝口吻,又不能流露出任何召回之意,还要起到安抚和鼓励的作用。
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但又其乐无穷。
他写道(大意):“岳爱卿览奏:得知卿率王师连战连捷,郾城、颍昌之役,大振我军威,朕心甚慰,欣喜不已。卿与将士们浴血奋战,为国建功,辛苦了!前线艰苦,望卿保重身体,善抚士卒,以期全功。朝廷深知卿之忠勇,盼早传佳讯。钦此。”
写罢,他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班师”、“回朝”的字眼,通篇都是慰问、嘉奖和期待。完美!
“即刻用金牌急脚递发出,不得延误!”赵构将旨意递给内侍,语气严肃地强调,“此乃朕体恤前方将士之心意,速办!”
“是!大家!”内侍双手恭敬地接过绢布,心中虽然觉得这道旨意与白日里官家和秦相公商议的“班师”之意似乎略有出入,但皇帝亲自下旨,字字句句又是关怀勉励,他一个太监哪里敢多嘴,连忙躬身退下,快步前往有司办理手续。
看着内侍消失在殿外的夜色中,赵构(乔铮)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竟出了一层细汗。
第一歩,总算走出去了。这道反向金牌,就像一枚投入历史洪流的石子,不知道会激起怎样的涟漪。
他走到窗前,推开一丝缝隙,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那里,是中原大地,是朱仙镇,是岳家军。
“岳飞岳鹏举……”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但愿你能懂……或者,暂时不懂也没关系,别回来就行!给我狠狠地打!”
……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朱仙镇岳家军大营。
虽已夜深,中军大帐依旧灯火通明。岳飞并未安寝,他身着常服,站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眉头紧锁,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汴京的方向。
局势一片大好,金军主力接连被击溃,兀术(完颜宗弼)已成惊弓之鸟,囤积于汴京,惶惶不可终日。收复旧都,一雪靖康之耻,似乎真的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