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谢夏荷姑娘提醒,苏卿记住了。” 她小口喝着茶,目光落在桌上的琵琶上。那把琵琶是她用所有积蓄买来的,琴身是普通的桐木,却被她保养得极好。春桃凑过来,好奇地看着琵琶:“苏姑娘,听说你琵琶弹得特别好,什么时候给咱们露一手啊?” 沈清辞放下茶杯,浅浅一笑:“若是姐妹们不嫌弃,改日我弹给你们听。”

接下来的两天,沈清辞一边熟悉侯府的环境,一边偷偷观察萧玦的行踪。她得知萧玦每日清晨会去演武场练剑,午后会在书房处理公务,晚上则大多待在书房,偶尔会去柳姨娘的东跨院。她还发现,侯府的守卫格外森严,尤其是书房附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想要靠近绝非易事。

转眼到了宴会这天,沈清辞换上了府里准备的粉色襦裙,略施粉黛,镜中的女子眉眼清丽,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清冷。春桃帮她整理着裙摆,笑道:“苏姑娘今日可真好看,说不定侯爷会注意到你呢。” 沈清辞指尖微顿,面上依旧笑着,心里却冷了下来。她要的不是萧玦的注意,而是他的命。

宴会设在前厅的庭院里,灯火通明,宾客满座。沈清辞和其他乐伎坐在角落的位置,手里抱着琵琶,等待着献艺的时刻。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很快便找到了萧玦。他坐在主位上,身穿玄色锦袍,腰束玉带,面容冷峻,眉眼深邃,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他偶尔与身边的宾客交谈几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缩,握着琴弦的指尖泛白。就是这个人,当年在父亲被诬陷时,不仅没有出手相助,反而还领了兵,查封了镇国公府。她至今还记得,那天大雨滂沱,她躲在柴房里,看着萧玦骑着高头大马,冷漠地看着士兵们将父亲押走,看着镇国公府的牌匾被摘下,摔在泥泞里。

“苏姑娘,该你了。” 管事嬷嬷的声音将沈清辞拉回现实。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恨意,抱着琵琶走到庭院中央。宾客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有好奇,有打量,也有几分轻慢。沈清辞屈膝行礼,然后坐在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调整好琵琶的弦,指尖轻轻拨动。

起初,琴声悠扬,像江南的春水,温柔缠绵。可渐渐地,琴声变得悲怆起来,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痛苦与怨恨。那声音里,有亲人离散的悲伤,有国破家亡的绝望,还有复仇的决心。宾客们渐渐安静下来,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坐在主位上的萧玦,原本正与身边的宾客交谈,听到琴声后,动作顿住,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他的眼神深邃,让人看不透情绪,可握着酒杯的手指,却微微收紧。他能听出,这琴声里藏着的东西,远比表面的悲怆要复杂得多。

沈清辞闭着眼睛,指尖在琴弦上飞快地拨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她想起了父亲临刑前的眼神,想起了母亲自缢时的决绝,想起了那些死去的族人。这些记忆,像一把把尖刀,刺在她的心上,让她痛得无法呼吸,却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决心。

一曲终了,庭院里一片寂静。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宾客回过神来,纷纷称赞:“好!弹得真好!”“这姑娘不仅人长得美,琴弹得也这么好!” 沈清辞站起身,再次屈膝行礼,目光不经意间与萧玦对上。他的眼神依旧冷漠,却似乎多了几分探究。沈清辞心中一紧,连忙低下头,退回了角落。